鄒傳志 * 漆器技藝
熱度:4367

鄒傳志,1970年11月10日出生于湖北省荊州市,畢業于西門中學,現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楚式漆器技藝傳人。

圖

漆器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荊州與楚式漆器技藝淵源深厚。 荊州從古至今都是江漢平原的經濟和文化重鎮,南臨浩浩長江,北有悠悠漢水,西靠三峽崇嶺,東接百里洞庭。

這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優質樹木生長,春秋戰國時代盛產金絲楠木,多植漆樹。長江中游的荊江段曾多有沙金,“荊州府枝江·江陵·赤湖城皆商人淘采之地”(《荊州府志·物產》)。豐富的物產,為楚式漆器的成就提供了就地取材的條件。

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漆器制作工藝已達到了極高水平。許多文物考古專家都以為制作技藝已經失傳,事實上,2000多年來,這一獨具東方文化特色的荊楚傳統技藝,一直在荊沙地區不斷傳承;近40年來,荊州地區楚墓中漆器陸續出土,到現在已超過五千余件,人們驚訝地發現,出土文物中二千多年以前的“捧盒”、“茶盤”、“茶食盒”等,居然與本地人生活所用的物件完全一樣

圖

秦代彩繪云鳳紋漆樽,木胎,卷制。1977年云夢睡虎地33號墓出土,器底有銅箍和蹄足,還有針刻文字。

圖

西漢彩繪云龍紋漆樽。1978年云夢睡虎地47號墓出土,蓋頂有銅鈕,器底有銅箍和蹄足,蓋面中心繪飛騰翻滾的云龍紋。鄒傳志13歲從藝,20多年來他自己開發的文房系列九頭鳥燈具等作品,曾在2010年全國第三屆旅游博覽會(浙江)喜獲銀獎,同年在省內獲金獎。他制作的《九頭鳥筆掛》、《 龍鳳蓮花燈》、《蟬形硯》及楚式桌椅等系列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海內外社會名流的贊賞和珍藏。

圖

據鄒傳志介紹,他一年要推出100多件產品。無論是做文房用品燈具、筆筒、果盤,還是酒器具等任何一件楚漆器,都需要20多道工序。一件作品從下料、打磨、雕刻、做漆、繪畫等,周期至少長達一個半月。其中難度最大的是雕刻和繪畫。

圖

重要展覽及獲獎情況:
2013年,受邀參加“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漆記憶展”(北京國家圖書館)。
2013年,參加“國際(北京)京交會”。
2012年,餐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北京)。
2011年,受邀參加“三國文化國際旅游節”。
2011年,受邀參加四川成都“第三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2011年,參加“紀念建黨90周年湖北荊州賽區民間工藝絕技絕活展演”。
2010年,《九頭鳥》文化用品獲“第二屆國際旅游商品博覽會”銅獎。
2010年,受邀參加“上海世博會”湖北文化周活動,得到國際友人的好評。
2010年,參加山東濟南“第二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并獲銀獎。
2010年,受邀參加湖北美術館“2010湖北國際漆藝三年展”。
2008年,受邀參加湖北省武漢市“中部旅游工藝品博覽會”。

圖

作品深受俄國藏家喜愛

圖圖

國家文化部項部長和郭省長對他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
重要收藏:
2013年,《虎座鳥架鼓》被國家圖書館收藏。
2010年,《虎座鳥架鼓》被上海世博會中國元素 館收藏。

圖

展覽作品:

圖

《豬形盒》 材質:核桃木、大漆 尺寸:64cm×24cm×18cm 創作年代:2013年
 作品闡述:豬,自古以來就是富貴吉祥的象征。該器嚴格按照傳統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采用大漆、夏布、瓦灰、核桃木等制作,外髹黑漆、內飾朱紅,然后飾以彩繪。全器由蓋和底組成,上下扣合形成一只邢臺肥碩、憨態可掬的雙頭豬形盒。

圖

《鴛鴦盒》 材質:大漆、樟木 尺寸:10cm×5cm×5cm 創作年代:2010年
 作品闡述:該鴛鴦盒由蓋和底組成,形成一直形態安祥的小鴛鴦,此盒按照傳統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制作而成,象征著富貴吉祥。

圖

《貔貅盒》 材質:大漆、樟木 尺寸:10cm×5.5cm×5.5cm 創作年代:2010年
 作品闡述:該貔貅盒根據傳說中的龍生九子,而貔貅是其中一子,而獨好食金玉,且只進不出,故視其為聚財之神創作而成。此盒由蓋和底組成,外髹黑色國漆,內髹朱紅,然后飾以彩繪。

圖

《柿子盒》 材質:大漆、樟木 尺寸:8cm×4cm×4cm 創作年代:2012年
 作品闡述:該柿子盒由蓋和底組成,扣合之后形成一只小小的柿子,此盒按照傳統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制作而成,而柿子又寓意事事如意,富貴吉祥。

圖

《蘋果盒》 材質: 大漆、樟木 尺寸:9cm×7cm×7cm 創作年代:2012年
 作品闡述:該蘋果盒由蓋和底組成,扣合之后形成一只碩大的蘋果,此盒按照傳統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制作而成,而蘋果寓意紅紅火火,平平安安。

圖

《漆盾 》 材質: 核桃木 、大漆 尺寸:86 cm×54cm×14cm 創作年代:2013年
 作品闡述:盾為戰國時期作戰時的防御武器,該器嚴格按照傳統的楚式漆器髹飾技藝,采用大漆、夏布、瓦灰、核桃木等制作,通髹黑漆,然后飾以彩繪,全器由兩塊整核桃木雕制而成。

圖

《蛇卮》 材質:香樟、大漆、瓦灰 尺寸:10.5cm×10.5cm×17.5cm 創作年代:2011年
 作品闡述:束周楚人的飲食器。器表采用淺雕的手法,雕出相互蟠繞的二十條小蛇,蓋上八條四紅四黃;卮身十二條,其中兩條長紅蛇和兩條長黃蛇作對稱分布,八條粗短的黃蛇相蟠其間,構成誓幅栩栩如生,群蛇盤踞的圖景。

匠人來自:(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發掘整理推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技藝,并為之打造廣闊的展示平臺。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費查詢平臺收錄匠人的聯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藝師、民間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參與(下圖二維碼)。

平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錄匠人可免費補充資料)

????? 匠人請識別二維碼(長按二維碼識別)

?????08haobianji.jpg

?

?

?

關注公眾號瀏覽平臺(長按二維碼識別)

石雀故事

?

匠人請務必點擊曝光板查看平臺最新曝光及公告內容。

嚴禁盜用平臺資料生成鏈接、鏡像,一經發現,平臺絕不姑息,將在平臺以及合作媒體進行曝光,并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責。baoguangban.jpg

免責聲明:

涉及交易務必選擇具有第三方擔保性質的平臺。

石雀故事不承擔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糾紛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