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民
*
古琴藝術
熱度:1843

宋英民,大宗琴坊創始人,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現為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理事,北京古琴學會理事。

宋英民2001年師從當代著名斫琴大師,在經年累月的斫制與探索中,最終完善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斫琴工藝體系。其斫琴風格,在形制、音質、斷紋和漆藝上都較當代其他斫琴師所不同。

宋英民所制古琴造型優美、音色古樸、渾厚溫潤、松透空靈、余韻悠長、手感舒適,令人撫之不忍釋弦,尤其是對灰胎(鹿角霜)的運用,異常的恰到好處,頗受諸多琴家和職業音樂人士的喜愛,成為眾人追棒的古琴佳作。

2009年,宋英民與妻子創辦了斫琴工坊——“大宗琴坊”,取《莊子》名篇“大宗師”之寓意。在創業之初,為做好每一把擁有自己坊號的古琴,他比學制琴時顯得更為隱忍。

歷經三年時間,以幾乎足不出戶的態度用心斫琴,保障了每一把成品琴的最優質量。正是由于這份隱忍,宋英民制作的古琴很快便得到了眾多琴家和古琴愛好者的青睞,各種榮譽也紛至沓來。

面對榮譽宋英民并沒有因此而沉迷懈怠,反而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斫琴上延續親力親為風格的同時,在古琴形制以及漆藝方面更加不斷地精進。
2012年《禮志》雜志5周年志慶出版了“由緩慢打造的那些聲音,中國式的緩慢”講述了大宗琴坊宋英民的斫琴藝術,并與德國施坦威鋼琴共同演繹中西方樂器之美。
2013年受訪上海《金卡生活》雜志,年底參加《西麓堂琴統》全國打譜研討會及名家制琴展。
2014年《透望 TOP ONE》雜志再次報道大宗琴坊古琴,后參加首屆“中國濰坊古琴藝術節”名家琴展,同年9月在上海參加秋思雅韻名家古琴演奏會,大宗古琴得到參會名家高度評價。
2015年參加幽蘭陽春比賽,大宗琴坊為成人組提供金獎獎品,同時獲得第五屆“中國制琴名坊”稱號;
2016年元旦在北京解放軍軍樂廳舉辦了宋英民古琴專場音樂會,期間名家云集再一次奏響了大宗琴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