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振福
*
陶瓷藝術
熱度:201

張振福,1967年生(祖籍安徽界首),河南鄲城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高級工藝美術師、河南省“四個一批”文化人才、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鈞瓷行業協會副會長、河南機電職業學院特聘教授,周口市第二、三、四屆人大代表,周口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周口市十大杰出青年,周口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周口市勞動模范,民盟中央美術院周口分院副院長,鄲城縣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
獲得榮譽:
泥塑作品《黃河娃》入編全國六年級上冊美術教科書,兩次獲河南省民間工藝最高獎——金鼎獎。
張振福泥塑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周口市人民政府第二、三、四、五、六屆優秀文學藝術成果獎。
張振福歷經十年求索,把泥塑和鈞瓷完美結合,讓泥人穿上鈞瓷衣,成功研發出了鈞瓷泥塑,為全球首創。獲得外觀專利一項。
2020年張振福泥塑工作室被河南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命名為河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
2021年3月,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命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示范傳習所,新華社、《人民日報》、香港《文匯報》《大公報》專題報道張振福鈞瓷泥塑。
作品先后60余次獲得國內國際展覽大獎,2007年11月,應邀在日本琦玉市美術館舉辦張振福雕塑展。
2009年,應邀赴歐洲(英、法,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波蘭)六國參加文化交流活動并舉辦雕塑聯展,
2009年8月,作品《偉大的母愛》獲中宣部頒發的國家級專項文藝獎,第十三屆中國人口文化獎
2009年—2011年,泥塑作品連續三年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銅獎,
2010年-2015年,《小憩》、《大豐收》、《瞧畫書》等54件作品連續6年被中國郵政印制郵票出版發行,
2012年1月,張振福泥塑作為國禮贈送12個國家駐華大使館。
2012年4月出版《張振福泥塑精品集》,
2013年9月出版《張振福雕塑選》,
11月出版《中原畫風代表人物 張振福卷》,
2013年12月出版《玩藝 張振福雕塑》。
2014年10月,張振福62件泥塑作品和其35件國畫作品在聯合國大廈奧地利中心展出。
11月,泥塑《炕頭 瞧畫書》獲中原首屆文化產業博覽會金獎;
2015年1月,出版《張振福泥塑作品選粹》,
8月,出版《中國當代雕塑名家張振福》,泥塑作品《賽龍舟》在第50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上獲2015年“金鳳凰”創新產品設計大獎賽銀獎。
2015年6月、2016年7月,陶瓷作品《抱酒壇的少女》和《富貴平安》分別在第五屆、第六屆“大地獎”中國陶瓷作品評比中獲銀獎;
2015年7月,泥塑《炕頭》獲中宣部頒發的第十五屆中國人口文化獎。
2015年9月,張振福鈞瓷泥塑《抱花瓶的少女》和《九妹》同時獲第四屆河南省鈞瓷創新大賽金獎。
2016年1月,在鄭州舉辦鐘海濤書法和張振福鈞瓷泥塑聯展,由鄭州市文聯和鄭州市美協主辦;
2016年2月,泥是傳奇——張振福鈞瓷泥塑精品展在鄭州舉辦,由河南省美協、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和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主辦。
2016年6月,張振福鈞瓷泥塑作品《小憩》獲第四屆全國鈞瓷珍品展金獎。
2017年7月,張振福鈞瓷泥塑《穆桂英掛帥》獲全國鈞瓷評選活動三等獎(由中國鈞瓷產業網組織舉辦的“網庫杯?2017年鈞瓷好單品”全國評選活動),
2018年8月,張振福鈞瓷泥塑《牧童短笛》獲中原文創之星三等獎;
2018年11月,張振福鈞瓷泥塑《童話故事》、《今天的收獲》參加第11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童話故事》獲銅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主辦。
2019年5月,張振福泥塑作品《金秋時節》獲第十六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民間藝術類三等獎,(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
2019年5月,張振福鈞瓷泥塑作品《瞧圖書》獲第14屆中國義烏文化產品交易博覽會銀獎。(中國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
2019年8月,張振福鈞瓷泥塑作品《年年有余》,榮獲2019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覽會 陶瓷創作創新設計最高獎——“大地獎”。
2019年10月,由中國文聯和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張振福300件泥塑個展,在鄭州綠博園舉辦。
2019年12月,張振福烽火年代鈞瓷泥塑藝術展在周口市博物館舉辦,由中共周口市委宣傳部和周口市文聯主辦。
2019年5月17日,張振福鈞瓷泥塑《青梅竹馬》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專利號:ZL2018 3 0491222.7)
張振福抗疫情泥塑30件作品,2020年3月27日《周口日報》專版刊發,新華社拍攝視頻在北京、上海等地新華媒屏滾動播出,引起強烈反響,海內外100多家媒體報道。張振福泥塑作品榮獲新華社抗疫美術作品展播優秀作品獎。張振福鈞瓷泥塑作品先后16次登上中共中央宣傳部主辦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