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
景德鎮陶瓷藝術
熱度:694

吳健,江西省高級技師,自2002年開始習畫,經不斷學習后拜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汪春麟先生為師。學習釉下青花和高溫顏色釉及古彩的繪畫技藝,涉獵中國畫的文人畫和珠山八友的山水、花鳥、羚毛、人物畫的研究和探索,從釉下、釉中和釉上的粉彩、青花五彩、高溫顏色釉及新彩風格的綜合裝飾的技藝和應用。
在創作過程中的實踐總結,探索和研究,用科學的態度去感知,使我在近20年的繪畫生涯中許多作品得到了客戶和社會的肯定!
自陶瓷的二元配方以來的近兩千年里,中國畫繪畫載體發生了重大變化,那就是陶瓷藝術的創作和制作,從元代“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的曠世之作,到淺降彩的程門、金品卿為代表的文人畫派,再到明清時代的粉彩、古彩、法郎彩的宮庭御瓷。至民國的“青花汾水”到珠山八友的“月園會”的中國畫的文人畫、版畫、界畫的形式表現山水、人物花鳥、羚毛畫面,都是傳遞美的信息。
在陶瓷藝術創作中采用“釉上新彩、粉彩及釉下青花五彩和高溫顏色釉繪畫技藝中,無論是坯胎,還是釉上的繪制進行繪畫制作過程。包括顏料的配制,使作品多彩而艷麗是我的創作最終目的。
根據多年摸索和研究,以及自身對陶瓷繪畫的理解和實踐,對陶瓷繪畫藝術創作的完善和調整,反復試驗,對原料配方的改進,經汪春麟老師的指點和啟發,創作中深受教意。作品中豐富的層次,無論是粉彩和新彩的繪畫效果,還是釉上釉中釉下都具有強烈的立體感的藝術效果,都以強烈的質感呈現給觀者。
陶瓷繪畫技藝是許多和本人一樣的陶瓷藝術工作者不斷的學習和研究的課題,我也不例外的在陶瓷藝術作品創作中不停的繪制和探索,反復燒制,讓作品在工筆和寫意的繪創中產生美感,結合本人對國畫、文人畫的理解以及對所創作的藝術作品的制作期望,無任是在坯胎還是在瓷器上,抑或在瓷瓶或瓷板上,用自配的釉料和顏料進行繪制和創作,采用多重手法和工藝進行繪畫所釆用的制作過程中,在1360度高溫燒制,通過“窯變”的氧化、還原過程產生獨特的效果。從“陶瓷新彩、粉彩、古彩”的陶瓷藝術作品創作中,對顏料和釉料的要求和各種顏色釉的處理和試驗,再進行比對和總結,力求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
從國畫繪畫史來看,以自身對陶瓷繪畫的認知及將國畫和陶瓷繪畫有機的結合,形成自己的獨立風格,在陶瓷繪畫藝術中的表現和應用,′可以對繪畫藝術本身的創作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和指導作用,這也許就是我所學的技藝在陶瓷繪畫藝術中所發揮的研究所產生的重要作用。當然在探索和研究的角度,還須進一步完善和提高,使陶瓷繪畫技藝在陶瓷藝術繪畫中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從而使我們在創作中讓作品達到致美境界和層次分明的藝術效果而得以推廣和應用。在學習研究及探索總結過程中相當長的的時間里,一直在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師汪春麟老師工作室的實驗和創作,得到老師們的指導和鼓勵,對于技藝的掌握和認知是一個長期學習的過程,自知任重而道遠,將不停止的去研究、發現、探索...。
作品賞析: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作品
吳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