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絨絨
*
折紙藝術
熱度:1942

王絨絨,家住周至縣翠峰鎮稻玉村一組,就職于:西安石榴花家政服務有限公司? 經理,自2009年去西安學家政,做家政邊學習邊實踐直到2014年,從初級家政員做到高級母嬰護理師。公司派到哪里就做到哪里,去過神木、咸陽、西安、北京等大城市。同時每年參加省市婦聯舉辦家政技能大賽多次。
在以往艱難的日子里,為了生計,父親僅憑著一雙靈巧的手,折紙來貼補家用,于是,從小自己就在父親夜以繼日的手工折紙中長大,耳濡目染的就學會各種折紙,開始是出于好奇,慢慢地就成為一種興趣,越折越有勁,父親就將他的拿手絕活一并手把手教給了我。為繼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促使手工藝折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護,挖掘,傳承,創新,培植并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自己大膽的加入中國繪畫藝術元素,將折紙同中國繪畫完美結合起來。形成了綠色環保,典雅實用為其特點,男女老少皆宜!用處廣泛,家庭擺件,盆景,生活用花等,既鍛煉手指的靈活性,預防老年癡呆;又有效利用社會農村富余勞動力,尤其是女性,同時關注兒童,調動孩子創造性思維,培養孩子觀察自然界的花草、動物的特點,從而激發孩子動腦用腦的習慣。折紙花藝美化環境,陶治情操,經濟環保,符合目前國家倡導環保綠色、節能減排的大政方針。
手工藝折紙集傳統的折,剪,扭,撕,粘和繪畫的染,畫等手法為一體的創作思路。折紙分為:兒童作品,硬紙作品,軟紙作品等系列,形成了主要作品有:國花牡丹,梅花,四季玫瑰,郁金香,各種菊花,荷花,康乃馨,格桑花,,石榴花,各種蘭花,百合花等花卉系列,花的姿態各異,顏色豐富,以及千紙鶴、蝴蝶等各種小動物,各種金元寶,系列盆景作品,各式擺件系列。
作為中國傳統民間工藝之一折紙。種類繁多,王絨絨看到什么會什么,都能做的惟妙惟肖。尤其是以:梅,蘭,竹,菊花之四君子為素材構思的作品。力爭讓每個作品既是工藝品,又是一幅中國畫。梅花選用大自然枯樹枝作梅花骨干,花用手工扺紙手法,花蕾,半開,全開,疏密有度的粘貼上去,渾然一體構成梅的雅韻;蘭:從葉子到花用折紙手法構成蘭韻風姿,或扭轉,或交錯,力求表達蘭之幽雅風韻;竹:以用真竹子桿為依托,葉子為手工折紙依實際竹葉的生長特點,一片片粘貼上去,給人以逼真之感,活靈活現;菊:從葉子到花都精心設計,每瓣花都用心做成,可以以假亂真讓人感覺久開不敗,近前一看卻是手工折紙花!
王絨絨手工藝折紙花受到大家一致好評,各種榮譽紛至沓來。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被評為“西安巾幗創業明星”;2018年10月被評為“西安最美農民工”;2018年11月被西安市文明辦評為“西安市助人為樂好人”;2018年12月被西安總工會評為“十百千萬創業就業”“西安市總工創業帶頭人”稱呼。2019年1月被周至縣旅發委評為“周至十大手工藝人”;20Ⅰ9年1月受邀參加央視全國“首屆家政春晚”展示手工折紙花;2019年2月元霄節受周至文化局邀請參加群眾文化展演展示手工折紙;同時在周至沙沙河第一水街向十國駐華大使展示手工折紙;2019年迎新春周至楹聯書畫手工折紙剪紙展,現場創作,并義務手把手教手工藝愛好者制作折紙花!
她的發展思路折紙工藝面向社會免費傳授普及發現并挖掘手工藝人才,組織專項培訓技藝,形成市場生產力,廣泛開展其用途,帶動經濟效益,帶動城鄉第三產業發展,擴大再就業,為扶貧幫困做出微薄貢獻,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在王絨絨的事業中,不單單是簡單的家政,還有大愛,關心孤寡老人,關注留守兒童,關心富余勞動力,尤其是廣大婦女姐妹。經常去福利院探望孤寡老人,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懷,組織志愿者服務老人,打掃衛生,理發,按摩,教老人們做手工折紙,先從簡單的紙盒折起,廢物再利用。隨后教他們折金元寶,讓他們有了精神寄托。隨著需求的不斷增加,給老人增加折紙難度,有叫著花卉,一個品種一個品種教,不斷創新不斷改進。藝無止境,不斷的推陳出新。是折紙花藝迸發無窮的生命力!
作品賞析: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作品
王絨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