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俊偉 * 面塑技藝
熱度:1584

石雀故事

1991年出生的韓俊偉原本是一名廚師,通過三年自學如今他在家專職做面塑。在“快手”直播平臺,他憑借面塑展示小視頻已積累1000多個全國各地的粉絲,明年他還打算在線下開工作室,培訓學員,讓傳統手藝在年輕一代中繼承、發揚。



關公、“四大金剛”,在韓俊偉家里,記者見到他最新“出爐”的這些面塑作品。一個個面塑人物表情各異、服飾精美,它們有的橫眉怒目,有的莞爾淺笑,個個栩栩如生。

2014年在飯店當廚師時,韓俊偉認識一位做“盤頭”的師傅,并由此啟蒙,開始學做面塑。從做花、鳥開始,他漸漸轉向人物造型制作。為了學習塑造人像,他專門買來《人體造型解剖學》等專業書籍研究、學習,《佛教造像畫法》、《關公畫稿》、《西游記人物百圖》、《封神演義人物百圖》,一有空,他便一本本學起來。廚師工作起得早、睡得晚,即便這樣每晚9點鐘下班,他窩在宿舍里開始捏面人,往往捏到凌晨1、2點才休息,第二天6點準時起來工作。那時候,他平均三天捏一個(人物),用的是普通面粉,捏完了自己對照原圖挑毛病,然后重新做,再挑毛病。五官比例、面部表情、衣紋、飄帶……就這樣,他一點點打磨、完善。熟能生巧,經過幾年的學習、練習,韓俊偉的面塑技術越來越嫻熟,人物塑造越來越逼真、形象。

看似簡單的面塑制作起來并不容易。“光琢磨面的成分我就用了很久,”韓俊偉告訴記者,經過一次次嘗試,他最終確定白面、糯米粉、防腐劑、白糖和水等原料按比例和在一起,上鍋蒸效果最好。和好的面還需經過揉、醒、蒸、放等近十道工序,經過一周的存放,用保鮮膜密封起來的特制面摻雜上“老面”才能作為原材料備用。此外,人物造型用鐵絲做骨架,裹上報紙充當肉身,然后糊面做皮膚,加上衣服、配飾等等,經過10幾道程序,近一個月的精心打磨,一個面塑人物才可能制作完成。妻子董陽笑著說:“面塑制作是慢工出細活,沒耐心的人可干不了這個。他經常一坐就是一天,我都看著他累。”

石雀故事

從起初的興趣愛好,面塑制作漸漸成為韓俊偉的主業。他手機微信里,有7、8個由全國各地的面塑愛好者組成的群,大家在里邊交流心得、展示技藝。韓俊偉也常常將自己的面塑作品拍照發在群里,與同行們共同學習、交流。

“面塑作品目前在我們當地市場銷量一般,”韓俊偉坦言,面塑作品在市場上問得多,買的少。三年來,他只賣出去20多件作品,價格差強人意。指著一套“四大天王”佛像,他告訴記者,完成這套作品需要專職做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價格卻只能定在4500元左右,“即便如此,問的人還嫌價格高,”他補充說道。據了解,目前韓俊偉的作品的銷路主要靠熟人介紹來的訂單完成,在“快手”和微信里展示大多賺的是“吆喝”,積攢人氣,增增粉,愿意下單者寥寥無幾。

同樣做面塑,韓俊偉的朋友、包頭市第四批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勇飛說,傳統手藝雖好,但市場接受度并不高,產品銷路不穩定,因此他建議韓俊偉在做工作室的同時,可以嘗試著將面塑這門手藝與他的“老本行”廚師結合起來。他說:“現在人們去飯店吃飯不光口味好,還要吃出藝術感、吃出情懷。外地的很多面塑師、糖塑師很多都在飯店里工作,掙口碑的同時也給飯店帶來客流,在我眼中,這是面塑師當下比較好的出路。”

采訪時記者得知,兩周前韓俊偉剛剛辭去之前的廚師工作,接下來他想一心一意做面塑。他說,希望通過自己和更多面塑手藝人的努力讓更多的公眾了解面塑、走進面塑。讓傳統手藝在年輕一代手中復活。logo.png作品賞析:

石雀故事

韓俊偉 作品

石雀故事

韓俊偉 作品

石雀故事

韓俊偉 作品

石雀故事

韓俊偉 作品

石雀故事

韓俊偉 作品

石雀故事

韓俊偉 作品

石雀故事

韓俊偉 作品



石雀故事

韓俊偉 攜手石雀故事

守住傳統技藝 邀請您的加入

匠人來自:(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發掘整理推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技藝,并為之打造廣闊的展示平臺。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費查詢平臺收錄匠人的聯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藝師、民間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參與(下圖二維碼)。

平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錄匠人可免費補充資料)

????? 匠人請識別二維碼(長按二維碼識別)

?????08haobianji.jpg

?

?

?

關注公眾號瀏覽平臺(長按二維碼識別)

石雀故事

?

匠人請務必點擊曝光板查看平臺最新曝光及公告內容。

嚴禁盜用平臺資料生成鏈接、鏡像,一經發現,平臺絕不姑息,將在平臺以及合作媒體進行曝光,并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責。baoguangban.jpg

免責聲明:

涉及交易務必選擇具有第三方擔保性質的平臺。

石雀故事不承擔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糾紛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