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良
*
陶瓷藝術
熱度:596

丁小良,男,1982年出生于浙江龍泉青瓷世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景德鎮陶瓷學院畢業,麗水學院、麗水職業技術學院進修,現負責龍泉宋元青瓷廠工藝美術設計,新產品研制。
寶溪是近代龍泉青瓷發源地.我從小熱愛青瓷,自幼對青瓷制作耳濡目染,對青瓷有濃厚的興趣,17歲進入父親承辦的龍泉市日用陶瓷廠,跟隨父親丁紹杰學習龍泉青瓷的各項制作工藝,幾十年來已熟練掌握了青瓷的設計、拉坯、配釉、窯爐燒成、控溫等幾十道工序。在1999年與父親協力創辦了“龍泉市宋元青瓷廠”。在經歷了青瓷技藝、青瓷文化十多年的浸潤及實踐研究,在對龍泉青瓷的傳承和創新中創造了龍泉青瓷的新境界。其作品既具有傳統青瓷古樸大氣的風格,又富有時代氣息,造型巧妙,圖案精美,典雅大氣,弟窯色澤青瑩,溫潤如玉,哥窯開片神奇詭譎,別具韻味。
曾和父親多年合力研制經上千次才研制成功—失傳了千年的宋元朝廷貢品工藝“宋元青瓷冰裂紋”,瓷器開片花紋好似寒冰崩裂,裂片層疊,富有立體感和層次感。“宋元青瓷冰裂紋”的燒制難度很高,工序復雜,通常要數次進窯爐,十窯九不成,“冰裂紋” 在1300度的高溫下成瓷,窯爐溫控范圍極小,溫度偏高冰裂片紋消失,偏底片紋不冰裂難中之難,燒成率極底,素有《千窯一寶》的美贊。歷史傳統“冰裂紋”燒制成功的產品多屬小器型,現以成功燒制出50厘米以上.以打破傳統冰裂紋大件作品無法燒制成功的歷史。其作品向來被國內外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
丁小良在2013年第三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龍泉窯粉青—三寶》榮獲“明清居杯”金獎;
2008年10月在上海朵云軒舉辦個人作品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作品《梅子青魚洗》榮獲浙江省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金獎;
作品《哥窯冰裂紋斗笠碗》在第十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09“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作品《中國元素》在第二十六屆“中國北京國際工藝品禮品及家庭用品展覽會”上榮獲工藝美術銀獎;
作品《和諧富貴》在首屆“瓷藝龍泉”青瓷DIY創意設計大賽榮獲銀獎;
作品《魚洗》在第十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0“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作品《粉青龍尊》在2011年第三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暨家居用品博覽會上榮獲“宜景宜人杯”山東省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作品《飛龍蓋罐》榮獲浙江省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銀獎;
作品《哥窯纏枝牡丹洗》榮獲浙江省第三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銀獎;作品《豆青玲瓏瓶》榮獲浙江省第三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銀獎;
作品《冰裂紋—喇叭碗》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2008年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展覽“和諧獎”銀獎;
作品《哥窯—帝王欲》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2013年第48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金鳳凰”創新設計大獎賽銅獎;
作品《粉青中國元素》在第二屆“大地獎”陶瓷作品評比中榮獲銅獎;
作品《冰裂紋哥弟窯結合—粉盒》在第十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2010“天工藝苑·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 ?
作品《粉青牡丹粉盒》榮獲浙江省第二屆青瓷傳承與創新設計評比銅獎;
作品《梅子青荷葉斗笠碗》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2008年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展覽“和諧獎”優秀獎;
作品《冰裂紋—鋪》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陶藝學會2008年第43屆國際陶藝大會展覽“和諧獎”優秀獎;
作品《50厘米弟窯斗笠碗》在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中榮獲優秀獎;
作品《粉青—金絲喇叭瓶》外觀設計在2013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頒發證書并在專利登記簿上予以登記;
作品《粉青—魚戲江南洗》外觀設計在2013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頒發證書并在專利登記簿上予以登記;
作品《豆青—牡丹盛開盤》外觀設計在2013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頒發證書并在專利登記簿上予以登記;
作品《粉青—養心爐》外觀設計在2013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頒發證書并在專利登記簿上予以登記;
作品《哥弟窯結合—鴛鴦戲水盤》外觀設計在2013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授予專利權,頒發證書并在專利登記簿上予以登記;
作品《米黃缽》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南匯博物館永久收藏;
作品《粉青龍耳爐》被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永久收藏;
作品《粉青釉雙魚爐》被龍泉市博物館館長吳秋華永久收藏;
作品《龍泉粉青釉玲瓏高腳碗》被浙江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2013年龍泉市政府授予丁小良為首屆“瓷藝龍泉”青瓷DIY創意設計大賽優秀創意人才。
作品賞析:

丁小良 作品

丁小良 作品

丁小良 作品

丁小良 作品

丁小良 作品
丁小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