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波
*
書畫藝術
熱度:485

梁波,字早陽,山西霍州人,1981年應征入伍,一直從事藝術創作,先后深造于天津,西安等美術學院,在書畫并存的基礎上,發奮學習,酷愛研究,于是在書法繪畫和技能方面有著極大的提高,為實力派書畫家。現為中國樂籌會山西總顧問兼樂籌會山西書畫院院長,黃賓虹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協會會員,中國當代十大領軍人物,中國藝術名家,并多次參加全國性書畫大賽及社會公益性書畫活動,主要作品載入《中國畫三百家》《中國美術金彩獎作品集》《新世紀中國書畫精品大展作品集》《中國世紀大采風國際中國公益事業大典邀請作品展》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及鮮明的世界觀,并有著深厚的文學基礎和扎實的藝術技能,部分作品己被國家主要部門收藏。
中國畫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梁波作品融化物我,創制意境,在“意”,“韻”的追求上獲得了很大的成功,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真正顯示了中國畫的精華所在。在構圖上,梁波畫不再追求過于故事化的表現,緊緊抓住有利于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強調分別主次有詳有略,詳于傳情的面部手勢而略于衣冠,詳于人物活動及其顧盼呼應而略于環境描寫。筆法厚重、簡練、奔放、賦予了人物鮮活的血肉風骨。
書圣王羲之之師衛夫人論書云:“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圣,無力無筋者病。”綜觀梁波先生書法,余以為,他已領會了個中要旨。從點畫有致的提按頓挫、到骨勢的暢快洞達;從運筆的收放自如,到章法上貫通的行氣,無不透出于豪放中隱含的沉穩之氣度;在雄強中彰顯出秀逸散淡之風格。學習傳統應致力于創新,而創新離不開傳統。梁波先生善于學習傳統,他絕大部分作品脫俗典雅,充滿靈氣。給人以“學古不泥古,創新不忘古,在學古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不忘經典,敬畏古人;一句話:不忘中華幾千年文明古國留給炎黃子孫之優良傳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