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安碧
*
宜興紫砂
熱度:422

個人簡歷
徐安碧,1953年生于江蘇宜興,曾先后在江蘇省陶瓷工業學校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就讀深造。從事書畫、陶瓷書畫創作逾40年,苦心孤詣,成績卓著,現為宜興精陶集團總工藝師。精于書法、國畫亦善陶瓷書畫雕刻與器皿彩繪。其作品早已為海內外人士所公認,深受海內外收藏家青睞,并在各類評比中屢屢獲獎。有的被故宮博物院收藏和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有的在中央電視臺演播廳拍賣;有的選為國禮被外交使團帶往世界各地;有的被國家領導人及外國首腦收藏。曾為江澤民主席鐫刻紫砂壺與書畫陶瓶,也曾多次應邀赴北美洲、大洋洲、歐洲及附近國家作技藝交流、操作表演。作為書畫陶藝家,其業績由中央電視臺、上海東方電視臺、江蘇電視臺 、人民日報 、光明日報 、羊城晚報、香港《文匯報》、臺灣《壺中天地》等多種新聞媒體介紹。
主要成就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全國十大“能工巧匠”,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江蘇分會會員,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評委,江蘇省工藝美術系列高級職稱評委,全國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屆),宜興精陶集團總工藝師。
從藝經歷
徐安碧,在陶瓷百花園地, 四十年如癡如醉地耕耘,甘于寂寞地拼搏,終于收獲了理想,也收獲了甜蜜。從“安碧書畫陶藝館”里陳列的各種獎狀、證書及作品,就凸現出徐安碧傾心精陶藝術的鮮明足跡。徐安碧畢業于宜興陶瓷工業學校裝飾專業,又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進修,1976年起一直在企業里從事精陶造型與裝飾設計工作,苦心孤詣地勤奮鉆研,在自己的藝術之苑播種春天,采擷金秋。他成功地開創了宜興精陶從一般日用品向高雅藝術品提升之先河,首創了精陶刻、繪、堆、填等多種裝飾技法,形成獨特的工藝風格,自成一派。不少媒體贊他為“敢攀陶藝最高標的藝人”,人民日報贊他為“一刀刻出一世情”,他用一柄刻刀,將裝飾技藝運用于精陶器皿上,或盤、或瓶、或缽、或罐,讓清刻書法、泥繪國畫、楷草隸篆、山水花鳥與精陶造型渾成一體,相得益彰,流溢著醉人心田的美感。從此,宜興精陶工藝品的身價從原來的幾十元、幾百元,發展成幾千元、上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高檔“藝術作品”。
成就榮譽
1976年畢業于江蘇省宜興輕工業學校,在陶瓷藝術領域里耕耘了近四十年[19] ,創作新品涉及精陶陳設花瓶、藝術掛盤和陶藝、紫砂茶具等多個門類,把書法、繪畫與陶瓷陳設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斷創新,追求完美。1996年設計的紫砂陶板畫《迎回歸》被國務院港澳辦定為慶香港回歸六大禮品之一,亦為當今政要名人設計制作高級禮品,作品《宜泉茶具》被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設計的《龍吟天下壺》、《神珠壺》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他的藝術成就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厚愛,榮獲了“全國十大能工巧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蘇省勞動模范、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等稱號。他先后9次赴法國、美國、德國、韓國、比利時、新西蘭、加拿大、意大利、荷蘭、澳大利亞、奧地利等10多個國家,向業內人士、專家、教授交流中國陶瓷藝術,與世界對話。面對榮譽,他依舊認為在藝術創新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他而言,榮譽是鞭策和鼓勵,是各級領導的培養和同事們的支持,唯有尋求新突破,承接新挑戰,才能永葆陶藝青春。他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每年都有新品力作問世,并在市、省和全國展評中獲獎,有的被博物館收藏,有的成為國家禮品。1993年他為國家主席楊尚昆刻制一件書法掛盤,楊主席還特地親筆題字,表示感謝,并勉勵;“安碧同志留念,藝海無盡”。1996年,他為宜興蜀古紫砂廠設計了紫砂陶板組畫《迎回歸》,獲得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批準,作為迎接香港回歸的禮品。特別令徐安碧欣慰的是1997年11月11日,在“全國十大能工巧匠”頒獎大會上,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表演精陶書畫單刀雕刻技藝達28分鐘,大大超過了規定的8分鐘時間。2002年3月14日,應中央電視臺邀請,徐安碧攜他的力作《古韻陶瓶》參加拍賣活動,此瓶以2.18萬元高價成交,成為本次活動的最高拍品。他把全部款額捐贈給國家環保基金會 …
社會評價
徐安碧在藝術領域花紅果碩的同時,不忘人民代表與政協委員的責任。無論是擔任第九屆江蘇省人大代表,還是擔任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期間,都認真征集廣大群眾的意見。
在北京開會時,提出了關于整頓網絡、食品安全 、發展陶瓷產業、規范各級職稱評比制度、關心下崗失業職工和弱勢群體、在中小學教材中,增加古詩詞、《弟子規》、《百家姓》等中國傳統文化題材的內容、維護安定團結等方面的建議。交談中,徐安碧還提起了值得終身銘記的兩件事。胡錦濤、江澤民分別會見江蘇代表團,親切地與代表握手,勉勵大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江蘇有條件發展得更快一些,使人倍受鼓舞。這是一。還有就是在會議期間,江蘇代表團駐地中苑賓館,為他的生日舉辦了特別的晚宴,那甜甜的蛋糕,那紅紅的燭光,那聲聲的祝福,至今歷歷在目。徐安碧感慨地說,我是陶藝工作者,又是人民選出來的代表、政協委員,不僅要把畢業精力奉獻給自己鐘愛的事業,還要積極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呼聲,無愧于人民群眾的期望和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