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
*
書畫藝術
熱度:2888

為周巖十二生肖象形書法寫
王九峰
秉承遠古象形文字,以亦書亦畫的表現方法,把與每個炎黃子孫密切相關的十二生肖書寫成佳品,既保留了書法藝術的精華,又遵從以書法入畫的技巧,別開民俗文化之生面,成就了一支藝林中旁枝奇葩,這就是我在認真品賞罷周巖“十二生肖象形書法”后的感慨。
先賢云:書法是文化核心中的核心。可見書法藝術在華夏文化中的份量。
書法藝術是門既古老又年輕的藝術,其表現形式是在融合古意的基礎上不斷創出新境界,因此它有著不具一格的多元性。
象形文字最早是我們祖先從對物態形象模仿開始,所以每個字體的偏旁部首都是有所本的,每個字除采擷物態形象外,同時還揉和了山川河流,飛禽走獸,音調歌吹等外在動態和內在意蘊,不僅表現出形態各異的華麗表象,又蘊涵著靈活剛美的生動氣韻,是物象形神完美的結合。可以說,無論哪種字體,它們的形表和神韻都是在互相借鑒揉合中完成的。辯證法告訴我們:世間所有具有生命的事物都是在相互依賴中而存活的,沒有一樣東西能夠獨立完成自己的生命歷程。具體到書法藝術,同樣逃脫不掉這個規律,因為藝術都是相通的。

無論哪種藝術形式在剛剛形成的初始階段,因其文化因子獨特而不被人們所認可。這并不奇怪,姑且舉神怪文學為例:成書于先秦時期的《山海經》、晉代干寶的《搜神紀》、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淸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等,起初在文化領域皆是游離于正統文化之外的異類,但經過漫長歲月的過濾,最終證明它們是中華藝術文庫中的瑰寶,《山海經》被視為志怪小說之祖;《西游記》列名四大名著之林,《聊齋》被譽為“文言短篇小說之王”。由此可見,認識是需要一個過程。
我們的遠祖在相互交流中創造了象形文字,通過后來者不斷加工創新完善,逐漸形成了由真草隸篆為主體的完整系統。縱觀一部文字演變史,無論其形體怎樣變化,在它們身上總能看到象形文字的影子。可以說象形文字是漢字的根本所在。
周巖,中醫學博士,不但在中醫臨床方面頗有建樹,因其酷愛書法藝術,在硯池中漫潤三十余年,于精研真草隸篆的同時,又觸類旁通,巧妙的將書法中甲骨、金石、篆、草、隸諸筆意與十二生肖圖形融匯貫通,自創出一套書畫同體的象形書法。
十二生肖是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現象,其精神深深融入到每個炎黃子孫的生命里。它與每個個體生命與生俱來,一經出世便炫耀著絢麗的生命之光,演繹著生命之歌激昂的華章。它是貫穿中華民族個體生命的紐帶,是彰顯中華民俗文化最耀眼的符號。正因如此,千百年來它在眾多書畫家的筆下不斷以各種嶄新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周巖以隸書為根基,篆書為主體,兼及甲骨、金石、章草,經過多年精心布局謀畫,不斷觀察演練,最終找出了十二生肖每個單字字形的架構規律,對筆畫簡略的字力求一筆即成,既是筆畫較繁的字最多兩筆完成,決不重復。一是在運筆過程中不浮不滑,二來在陰陽搭配上比較和諧。并根據不同字體,采用不同筆意,靈活運動,不滯不弱。以兎字為例,其起筆在篆,落筆則隸,不僅結體勻稱,又給人以剛勁穩重的感覺。而雞字則通體皆篆,一副雄視闊步,引頸高歌之狀。虎字則一筆完成,那種嘯傲山林,氣動河岳之勢如在目前。豬字偏旁和部首皆以甲骨筆意入畫,下部則以濃墨隸書筑基,整體渾厚穩健,形神兼備,又不乏憨厚之態。龍字以大草入畫,凌然欲飛,似真似幻,觸目有種此物家在云水蒼茫間之感。羊字筆意取自大篆,以簡筆完成,剛勁十足,其蒼髯古貌,給人遐思。馬字昂首長嘯,威風八面,使人聯想到古戰場上那鐵蹄翻飛,陣云為開,太阿出鞘,血花飛濺,將軍提刀平天下,汗馬應推第一功的雄烈。鼠字的可愛在于被人憎惡的鼠類沒有刻意丑化。鼠為子時,乃一天之始,正是黑暗即將終結,光明即將到來之時刻,暗明交合,陰陽更替,而鼠類在此時也最活躍,預示著生命力的旺盛。蛇以金石入畫,覓縫鉆隙,靈巧異于其它,骨感之中見豐腴,更顯古樸蒼勁。猴字結體皆篆,用筆老辣,筋骨畢現,足以體現靈猴攀崖騰跳之神態。牛在筆畫上較簡練,以甲骨做架構,剛健壯碩,可以想見常年累月躬耕于田間地垅中任勞任怨,不用揚鞭自奮蹄,雖老猶健的精神面貌。

讀罷周巖的十二生肖圖,使我有耳目一新之慨,沉吟良久,忽然有所感悟,想周巖每天在懸壺濟人之暇,將全部心神投到十二生肖的創意上來,這不啻是個愛好,實在是一種精神。以他臨帖三十余年扎實的基本功,如果按照常規去老老實實寫字,或許不會被人詬病。但他卻不甘寂寞,頂著壓力,銳意創新,弄出幾幅亦書亦畫的十二生肖書法,難免被人譏諷,說他不務正業。但持批評態度的人似乎忘記了一個事實,十二生肖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現象,更是與每個生命個體有著密切關聯,就連批評者個人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肖踢到九霄云外。愚以為,以書法入畫圖,不單不是旁門左道,應該是對民俗文化的尊重,更是對炎黃子孫個體生命的敬畏。再說明一點的是,周巖的隸書功底是很可觀的,這有他在每幅字上的題鑒為證,其行書亦有可觀,其落款也歷歷在目,以此足證,周巖早年對碑帖還是下過一番大功夫的。
社會在前進,事物在變化,周巖在尊重
和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能夠既不逾矩,又不墨守成規,轉移多師為吾師,在處處著眼新物態,研練新意境,創作新畫圖方面,應該是無可厚非的吧。
最后占幾句口號為拙文作結罷!
腕底風云寫人生,墨韻但與古意同。
一脈相承法有度,漢字根源本象形。
作品賞析?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周巖作品
象形書法技藝? 周巖作
聯系方式:zy18937799008(微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