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振新 * 雕刻技藝
熱度:2401

1

鞏振新,男,漢族,1962年出生于山東省膠州市地域文化濃厚的西南鄉,出身于木匠世家,曾祖父和祖父是當地有名的木匠和雕刻藝人;從小受家庭的熏陶,就喜歡上了木工和雕刻手藝,幾十年來,精心創作出上千件根雕及奇石藝術作品,取得了突出的業績。其藝術成就先后在中國報道,青島電視臺,青島晚報,魯網,中國美術家網,《金膠州》報等多家報刊及網絡傳媒宣傳報道。
現為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會員,一級工藝師,中國東夷書畫研究院院士、青島分院副院長,青島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膠州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青島西園書畫院副院長,膠州市柘彥軒根雕藝術館館長。
鞏振新堅守木工、根雕藝術已有40余年的歷史,在繼承和創新發展祖傳木工和雕刻手藝的基礎上,還研究奇石與木座的精雕細刻。為此,他反復閱讀學習了《奇石收藏》、《中國根雕》、《花木盆景》、《收藏鑒賞》等多種書籍和期刊,并經常外出參加一些奇石、根雕與盆景的觀摩活動,拜訪全國的一些名家名師,虛心向有實踐經驗的老師和專業人士學習。眼界的提升,更明確了他打造藝術品牌的目標和追求。
奇石的美是在原石材料的基礎上因石而造型的,而木底座的雅致和高檔又是木工加雕刻手藝的全面掌握,二者相互作用,這對提高奇石身價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一塊合適而美觀的底座,看起來很簡單,但制作起來有時要做半月二十天的,要經過一邊一邊的鑿扣打磨,一次一次的對照壓試,更細的活是底座的外形和花紋,雕刻中做到一絲不茍。
鞏振新制作雕刻的奇石底座端莊大器,木質堅硬,古樸雅觀,成為在當地唯一能雕制純工藝奇石底座的能工巧匠。
木雕和根藝有很大的區別,木雕是一刀一刀雕刻出來的,完全喪失了原來的樣子,而根藝則追求雕刻的痕跡越少越好,要盡量保持它的原生狀態。鞏振新的根雕是以樹根(包括樹身、樹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態及畸變形態為藝術創作對象,通過構思立意、藝術加工及工藝處理,創作出人物、動物、器物等藝術形象作品。
傳統根藝以其獨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藝術感染力,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為此,鞏振新出資組建起了自己的“柘彥軒根藝館”,把多年精心創作的作品都擺放進去,面向社會免費開放,為根藝愛好者提供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為更好的傳承這門傳統手藝,鞏振新專心致志地把這門技藝當做“非遺”遺產來進行保護和傳承。
民間每一項傳統工藝,都是先人們留下的瑰寶。
 為了一項工藝的傳承,鞏振新放下了自己經營多年的生意,十幾個春夏秋冬地悶在自己的一方空間,孤單的與石為伴,與景相依,苦心鉆研,精心雕琢,他心底下只有一個心念——民間的手工藝術,是祖先們的心血一脈,是華夏民族流傳千載不絕的藝魂。為此,他愿付出終生的歲月也毫不惋惜。

作品賞析:

1

鞏振新手工雕琢木質底座

1

鞏振新手工雕琢木質底座

1

鞏振新手工雕琢木質底座

根雕作品賞析:

1

鞏振新根雕作品

1

鞏振新根雕作品

1

鞏振新根雕作品

根雕藝術家 鞏振新

11

?

匠人來自:(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發掘整理推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技藝,并為之打造廣闊的展示平臺。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費查詢平臺收錄匠人的聯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藝師、民間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參與(下圖二維碼)。

平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錄匠人可免費補充資料)

????? 匠人請識別二維碼(長按二維碼識別)

?????08haobianji.jpg

?

?

?

關注公眾號瀏覽平臺(長按二維碼識別)

石雀故事

?

匠人請務必點擊曝光板查看平臺最新曝光及公告內容。

嚴禁盜用平臺資料生成鏈接、鏡像,一經發現,平臺絕不姑息,將在平臺以及合作媒體進行曝光,并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責。baoguangban.jpg

免責聲明:

涉及交易務必選擇具有第三方擔保性質的平臺。

石雀故事不承擔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糾紛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