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偉 陳少聰
*
玉雕技藝
熱度:1773

李凱偉,1991年生,廣東揭陽人。2006年,如循緣意,苦習玉石雕刻,此后執于一業,頭角崢嶸。師出亞洲玉雕大師趙平,于2015年,與師弟陳少聰共創玉衢藝術雕刻工作室。風華正茂,囿于匠室,雕梁畫棟,山鳴谷應。在寂寂人間,凝練出一味馥郁香醇。
陳少聰,1993年生,廣東潮州人。2009年,畢業于潮州陶瓷職業學校雕塑專業。2010年,隨趙平大師學習玉雕,2015年出師,與師兄李凱偉共赴玉衢。富于春秋,得其三昧,潤器窺佳人,禪境遇仙影,巧思盈杯,吳越同舟,琳瑯浩瀚。玉衢深處,一片蓬蓽生輝。
· 玉衢翡翠工作室作品欣賞 ·
▼

?· 凈瓶觀音 ·
作者巧借珍稀的滿綠翡翠原材,以三十三觀音像之一——凈瓶觀音亦稱楊柳觀音為創作題材,化器件渾然天成之“綠”,為仙風、植物之“綠”。點形見觀音,入境楊柳枝,將觀音安康天下的端莊圣象,雕琢得出神入化,撼動諸靈。醮甘露,祛萬疾,寄予福報安康的赤誠祈愿。

· 宗慧無量 ·
飽滿玉器,獻敬喇嘛。作者揮斥靈性,栩栩刻畫藏傳佛教之無量壽佛。整件器形盈潤淡雅,色澤區域分布有別,均得到細膩處理。無論肉眼抑或鏡物,觀其相,便知其界。非神來之筆,無以得此寶玉。憑臻美原材,有為修行,以藝見佛,抵達極樂凈土,普化眾生。

· 蓮生妙相 ·
若真修道人,悟則剎那間。作者試圖代入清凈無染的禪境,勾勒出心性休止、惟余修行的觀音。清透若隱的光暈,為整尊圣像增添了濃墨重彩的深廣感。作品尾端采用淺浮雕手法,觀音悠然立于碧蓮之上,無以復加的細膩與精湛,功底顯露無疑。

· 生生福祿 ·
玉器高雅,碧盡流光,衍生一股眾生福祿相的妙趣。溫潤討喜、笑意盈盈的佛相,為此作品平添幾分吉韻。手持葫蘆,匯聚一切善福,以云作席,尋覓生生世世的靈性導引。端正有形器物,徹悟無形修為。反觀內在,方得自在,終得有形相,笑納福祿莊。

· 朝圣自得 ·
靜觀塵寰,尤得爵祿。作品由內及外,又沿外入內,無不展示著作者鬼斧神工間的自信與赤誠的謙卑姿態。透過神作,多少能嗅出作者的潛藏寓意,對應有閑云野鶴般寬廣胸襟的渴盼,對笑嘆人生的灑脫表達。生于萬界,平安喜樂,所得則無窮盡。

· 卓瑪聶久 ·
燮理陰陽、博施濟眾,作者對有著極佳種水的原材進行創作,致敬藏傳佛教之“白度母”。精藝雕琢圣像,傳達無限智慧。度母善氣迎人的氣息,予無盡善男信女、虔誠信徒以美好祈福與愿景,本作具有崇高的收藏價值與鑒賞性,實為難得佳品。

· 蓮旖 ·
這件作品材質綿密,水頭透亮,質感俱佳,如登仙境。正面為蓮花觀音,在作者絕妙的細膩處理中,觀音四周晨光旖旎,無量眾生,不見煩障;背面為一品青蓮,妙趣橫生。首尾結合,前呼后應,濃郁的佛教文化底蘊、神秘的宗教色彩與傳承的工藝,碰撞照見殊勝光芒。

· 殊韻 ·
作品運用巧色雕刻手法,白色部位創作為達摩頭像,底部冰黃材質經巧奪天工,駕馭處理為佛珠與袈裟。佛珠晶瑩剔透,冰滑精致,袈裟光潔,形無褶皺,堪為世間福田,養法身慧命。整體有密集有留白處,運用得宜,視覺吸晴,多元魅力。

·萬物生·
這件作品取材天然海洋瑪瑙,作者巧將天然水草,戛戛獨造為孔雀尾巴,呈現出孔雀開屏的畫面,姿態驚艷動人,霧鬢風鬟,獨具匠心。整體處理精妙絕倫,畫面感染力強,萬物復蘇的景象,透過靈雀翩若驚鴻的神韻暈染開來,生機勃勃,喚百媚生。
玉衢翡翠工作室聯系方式
▼

李凱偉微信號

陳少聰微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