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君 * 鈞瓷藝術
熱度:5276

石雀故事

許海君,1956年生于鈞瓷之都——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從事陶瓷藝術設計四十五年。許海君自幼隨父母在禹縣陶瓷一社,禹縣國營瓷廠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影響甚大,他掌握了鈞瓷工藝成型、坯釉配方和燒成工藝與造型設計,系統地完成了廣東汕頭工藝美校、中央工藝美院陶瓷藝術設計學習,師從新中國一代陶瓷名家梅健英、高莊、鄭珂、金寶升和天津美院王之江、王麥稈、王家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福安等,還參加了中國工藝美術高研班學習。

他把繼承發展鈞瓷傳統技術、藝術的事業視為己任,通過對師傅的言傳身教和老教授的教誨及自身不斷的研究探索,學習掌握了鈞瓷傳統制作的七十二道工序,尤以設計見長,以變形夸張、抽象簡約的藝術語言,為鈞瓷造型的突破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員

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

河南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河南省陶瓷協會理事

河南省杰出陶瓷藝術家

河南工藝美術大師

河南省陶瓷設計大師

高級工藝美術師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

河南省陶瓷專家委員會陶瓷專家

河南省:“中國鈞瓷”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委

河南省陶瓷手工成型技能大賽大賽裁判

河南省遠洋集團藝術總監

河南省工藝美術職業技能鑒定站副站長兼美陶部主任

河南省工藝美術研究所許海君大師工作室主任

上海時代陶瓷研究院副院長

浙江省書畫村理事

許昌陶瓷職業學院特聘教授

禹州市鈞瓷研究發展中心副主任



榮譽:

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的日子里,河南省人民政府以“豫象送寶”為主題,向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一份特殊禮品,特大鈞瓷瓶“豫象送寶”就是許海君大師設計創作的,這對鈞瓷大瓶總高度是1997毫米,寓意1997年香港回歸,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永久收藏。

2007年為共青團河南省委、青年聯合會、“河南日報社”報業集團組織的“寒門驕子”港澳行活動捐贈設計創作的“盛世蛟龍”專用禮品,被香港、澳門政府及有關部門永久珍藏,成為河南與香港、澳門友誼的象征。

2010年設計制作“5.12汶川大地震鈞瓷紀念瓶”親自前往,分別贈送“抗震救災英雄部隊成都軍區陸航團”和“汶川大地震紀念館”

以“壺口瀑布”的名義給自己的鈞瓷瓶命名,足見許海君大師對黃河性格、黃河精神、黃河情懷的崇尚,鑒賞他的鈞瓷“壺口瀑布”使人強烈感受到鈞瓷歷史的大樹舒展枝葉,鈞瓷文化的長河滾滾奔流,鈞瓷精神的血脈在傳統延宕,在發揚光大而耀遍世界。logo.png作品賞析: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石雀故事

許海君 作品


聯系方式:186 3971 6858


石雀故事

許海君 攜手石雀故事

守住傳統技藝 邀請您的加入

?

?

?

匠人來自:(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發掘整理推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技藝,并為之打造廣闊的展示平臺。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費查詢平臺收錄匠人的聯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藝師、民間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參與(下圖二維碼)。

平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錄匠人可免費補充資料)

????? 匠人請識別二維碼(長按二維碼識別)

?????08haobianji.jpg

?

?

?

關注公眾號瀏覽平臺(長按二維碼識別)

石雀故事

?

匠人請務必點擊曝光板查看平臺最新曝光及公告內容。

嚴禁盜用平臺資料生成鏈接、鏡像,一經發現,平臺絕不姑息,將在平臺以及合作媒體進行曝光,并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責。baoguangban.jpg

免責聲明:

涉及交易務必選擇具有第三方擔保性質的平臺。

石雀故事不承擔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糾紛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