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凱 * 陶瓷藝術
熱度:1005

石雀故事

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意義,直到現在,陶瓷藝術的魅力依舊吸引著一代代后來者。在我市三官廟村有一家叫鑄泥齋的陶藝館,他的主人就是這樣的追夢者,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探求泥土與烈火的結晶藝術。

石雀故事

鑄泥齋陶藝館的主人名叫田凱,1985年出生于城陰城附近大圈村,兒時便受到民間陶瓷藝術的熏陶,2010年畢業于青島科技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學的也是陶瓷。近日,記者來到他的陶藝館,不由得被一件件精美的陶瓷作品所吸引,不論是陶瓷壺、陶瓷罐,還是陶瓷瓶、陶瓷杯,每一件作品都以其獨特的創意,散發著樸實、渾厚、濃郁的鄉土氣息,同時也表現出了陶瓷藝人細致、率真、樸素的情感。

石雀故事

陶瓷藝人田凱說:真真正正讓我堅持的,就是當我大學畢業的時候,我和一位老師坐在工作室里聊天說的一句話,他告訴我,“人不要做很多事,做一件事就行了,而且你能做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從開始做這件東西,到現在八年多了,為什么還要自己做,還要自己堅持,因為它的樂趣一直吸引著我,它能夠讓我安安靜靜地去做一件事情。

石雀故事

自古以來,日常生活中,食、住、用等諸多方面,離不開陶器,從這些普普通通的日常用品中,可以領略到民間藝術的優秀傳統和風采,民間陶器制作既是一種生產活動,又是一種藝術活動。為挖掘這一瀕臨失傳的藝術,田凱可謂下足了功夫。

石雀故事

陶瓷藝人田凱說:其實并不那么簡單,當你真正去實踐了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和你想象的差距會很大的,就是說理想和現實有一個很大的距離。然后我們燒了第一窯,一塌糊涂。

石雀故事

面對挫折田凱沒有灰心沒有退縮,而是靜下心來仔細分析原因,他從泥料、制坯、晾曬、釉料、窯爐、溫度等技藝流程找不足,不明白的就請教民間陶瓷老藝人。

石雀故事

陶瓷藝人田凱說:當我們燒第二窯,我們發現經過我們的討論,經過我們的實踐,經過第一窯給我們經驗,我們就發現,它和成品漸漸接近了,有相似度了。

石雀故事

就這樣經過反反復復的多次實踐、失敗,再實踐、再失敗,再實踐,田凱靠奮斗拼搏和聰明才智,終于解開了民間陶瓷制作的奧秘。為把老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傳下去,他把工作室從偏遠的村莊搬遷到了城區附近,為的就是更方便地傳承陶瓷技藝。

石雀故事

陶瓷藝人田凱說:搞工藝的我們都知道,我們只是去重復古人昨天的故事,我們只要耐下心來去琢磨古人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再加以創新,出我們的作品。我感覺這個是我們真真正正的高密當地所有的東西,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把它發揚光大。


鑄泥齋陶藝館 田凱 聯系方式:kaikaidaxian(微信號)


?

匠人來自:(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發掘整理推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技藝,并為之打造廣闊的展示平臺。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費查詢平臺收錄匠人的聯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藝師、民間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參與(下圖二維碼)。

平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錄匠人可免費補充資料)

????? 匠人請識別二維碼(長按二維碼識別)

?????08haobianji.jpg

?

?

?

關注公眾號瀏覽平臺(長按二維碼識別)

石雀故事

?

匠人請務必點擊曝光板查看平臺最新曝光及公告內容。

嚴禁盜用平臺資料生成鏈接、鏡像,一經發現,平臺絕不姑息,將在平臺以及合作媒體進行曝光,并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責。baoguangban.jpg

免責聲明:

涉及交易務必選擇具有第三方擔保性質的平臺。

石雀故事不承擔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糾紛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