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博 * 書畫藝術
熱度:1244

石雀故事

臧博,出生于1993年,甘肅省定西市臨洮人,2017年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國畫專業系統學習壁畫。

畢業后跟隨敦煌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原所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杜永衛老師學習2年,期間參加了敦煌研究院主辦的“從巴米揚到敦煌”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研究班,參與敦煌研究院莫高窟285窟,220窟彩塑復制,并參與國家項目榆林窟6窟下部清代彌勒復原等,于2018年參加通渭書畫節非遺展覽。

于2019年參加西北五省非遺展覽。于同年參加絲綢之路文化博覽會。

期間多次發表學術論文,繪畫作品也多次入展并獲獎。


獲得榮譽:

《孔雀》在“院派經典當代中國美術作品大賽”獲一等獎,

作品《記.生活與人群》入選2016甘肅省寫生展,

《祈安》入選“會師魂.隴原情”第三屆甘肅省十四市州美術作品聯展,

《敦煌遺夢》在甘肅省“挑戰杯”書法繪畫大賽獲一等獎,

書法作品在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書畫展獲二等獎。

論文《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物畫中的氣韻風骨與用筆關系研究》發表在省優秀刊物《絲綢之路》雜志總第317期上,

論文《 通過安多地區唐卡看敦煌壁畫對其藝術風格的影響》獲西北師范大學本科優秀論文。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書法雜志社主辦的《敦煌藏經洞書法類編》書目的敦煌藏經洞書法資料整理收集。

參與臨洮縣政府主編的《臨洮非物質文化遺產圖典》的整理出版。


現為:

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甘肅省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

甘肅省青年美術家協會會員。logo.png作品賞析: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臧博 作品


延伸閱讀:

臨洮傳統宗教壁畫繪制技藝

藏博(文/圖)

臨洮傳統宗教壁畫是傳統壁畫形式之一,一般繪在佛教寺院和道教廟觀等宗教建筑的墻壁上。內容一般有佛道造像,經變故事畫等。臨洮傳統宗教壁畫通過一代代畫師的傳承、發展,借助獨特的地方文化衍生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技藝和繪畫風格。

縱向看,臨洮傳統宗教壁畫在歷史發展中,汲取各民族優秀藝術元素,并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臨洮自古是多民族拉聚融合的區域。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蒙恬率兵30萬,北逐戎狄,修筑長城。西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先零羌與匈奴合兵10萬,進入洮河流域。唐太宗時,臨洮迭受羌族、吐谷渾、吐蕃的騷擾。玄宗時,哥舒翰兼河西節度使,攻破吐蕃,收黃河九曲,一度安定洮河流域。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吐蕃又陷臨洮。直至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王韶大破吐蕃。熙寧五年(1072年),又擊破木征,臨洮復歸宋轄。元朝國師八思巴在臨洮期間建寺傳法,著書譯文,為佛教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清代隨著伊斯蘭教在臨洮的傳播,其宗教藝術風格也開始盛行。最終羌、藏、蒙、回、漢,各民族文化、藝術在此交流融合,寺廟、宗教壁畫等藝術載體便成了歷史的見證。如蕃漢合一的佛教圣地臥龍寺、道教名山玉井峰、元代臨洮大寺(現在寶塔寺),伊斯蘭東拱北等。宗教壁畫作為反應宗教內容最直觀的呈現方式千百年來一直被信眾繪于寺廟墻壁,從臨洮現有的壁畫技法和風格可看到唐代、宋代、元代、明清等畫風的影子,如臨洮宗教壁畫中經常運用的“線描粉本”這種繪制辦法從很早之前就開始運用于壁畫繪制,從敦煌莫高窟壁畫和遺存文物可發現早期工匠為了將佛菩薩等形象便于在各地流通和在墻壁上反復過稿,粉本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直至如今臨洮地區在繪制壁畫時任然沿用此方法。再從色彩來看,臨洮壁畫大多采用礦物顏料重彩畫法,此技法中帶有明顯的藏地重彩畫干畫法的處理辦法,這與元代臨洮藏傳佛教信仰盛行有非常大的關系。再如臨洮壁畫中的書法線條,大多吸收了明清文人畫的線條技法,將書法用筆和人物衣紋線條緊密結合。通過縱向歷史文化藝術的影響,臨洮宗教壁畫最終形成了其獨有的藝術風貌。

橫向看,臨洮傳統宗教壁畫受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的深刻影響。臨洮地處絲綢之路要道,是古代甘肅交通網上重要的節點,南來北往的文化元素被臨洮壁畫吸收、融合,如在臨洮《普門品》經變壁畫中可看到敦煌壁畫連環畫式構圖特點。

石雀故事

從壁畫題材來看,臨洮傳統宗教壁畫有著不同于其他地區的題材。“洮陽川八大官神”(河東四神:金龍爺、顯身爺、白馬爺、索爺;河西四神:商爺、大郎爺、二郎爺、濂洞爺)與洮河文化密切相關,統稱洮河龍神,這些神靈的故事及神靈在走訪人間,賞善罰惡行云布雨的形象被一代代臨洮工匠繪制在廟宇壁上,最終形成了臨洮特有的神變壁畫體系。

從畫面構圖布局上來看,進出鋒是臨洮地區特有的壁畫形式,殿堂內左邊為進鋒,右邊為出鋒,出鋒繪制本廟主神出巡視察善惡,行云布雨等事由時的儀仗隊,馬蹄高蹬,步伐緊急。進鋒為視察歸來,惠風和暢,步履柔和,天地間一片祥和,畫面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有雷公電母等雷部諸神,中間最大的便是主神,后面跟隨的是主神的儀仗隊,畫面下方是土地山神及鬼差等眾。除了進出鋒還有類似出身傳壁畫、神變故事畫,左鬼右判畫等。
 繪畫材料方面,臨洮壁畫采用礦物顏料繪制,屬于工筆重彩畫,顏料多用石綠、石青、朱砂等珍貴礦石,經過手工加工后便可運用。其性質穩定,久不褪色。臨洮馬家窯紅膠泥土質細膩,顏色鮮亮,是起稿時勾畫粉本及上赭色非常好的材料。

繪制技法方面,臨洮傳統宗教壁畫運用傳統工筆重彩畫技法,其以寫實手法勾畫填色三勾九染,線條要求變化豐富,流暢有力。

臨洮傳統宗教壁畫制作一般分為六大步驟。

1、制作地仗。地仗即壁畫墻面,傳統壁畫墻面在毛墻面上先上麥草泥(臨洮壁畫在麥草泥里還要加上各種名貴藥材),再上麻泥,再上膩子泥(細泥或者棉花泥)最后上石灰層磨光即可。

2、撲粉本。將畫稿先描畫在牛皮紙或者油紙上,然后給紙面扎孔,將粉本固定在墻面上,接著將用裝滿紅膠土粉末的撲包在粉本上撲打,直至將線描考至墻面。

3、勾線。用傳統的鐵線描法勾出輪廓線。

4、墻面裝藏。此步驟在臨洮壁畫中尤為重要,信眾認為只有給畫裝了藏,畫中神佛才會靈驗,這一步由畫工完成,首先將壁畫上每位神靈的“誥牌”內容寫在黃紙上(誥牌內容為神靈的職位、姓名、主管地方等信息)然后化成灰和藥材香料等物化在一起,然后兌水用朱砂筆蘸上后點在每位神靈的七竅和五臟六腑位置。

5、裝彩。即填彩,臨洮壁畫皆用礦物顏料繪制,其色彩鮮艷,永不變色,其制作技法也是壁畫繪制中尤為重要的,首先將礦石原料進行選目(即將礦石砸碎后選出可以當做顏料的部分)再將選出的顏料進行研磨,然后進行洗目(即將顏料粉末澄在水里一遍一遍的過濾沉淀,最終可分出由淺到深幾種顏色)然后將顏料風干后加入桃膠多次攪拌,最終加水便可以使用。

6、開光。開光是壁畫繪制完成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神圣的一步,信眾認為給畫裝了藏畫中神佛才會靈驗,至此一幅壁畫就算完成了。

臨洮傳統宗教壁畫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其不僅是本地文化、藝術的一個體現點,更是華夏文明代代薪火相傳的見證物。臨洮傳統宗教壁畫是對臨洮地方歷史、文化、藝術、民俗、宗教等研究的重要依據,是西北民俗文化、民間藝術不可或缺的章節。

如今,隨著現代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新審視與回歸意愿的蘇醒,傳統畫師也不斷創新壁畫的文化交流互動形式。90后傳承人藏博、覃墨煊、屠永宏正在致力于“地仗穩定性”的探索和研究,力爭解決壁畫在保存中開裂、起皮等問題,在此基礎上,他們將墻面壁畫加以改良,變得可拆卸、可移動、易裝框保存,成為“墻板畫”和可攜帶的“泥塊畫”,成為臨洮具有代表性的文旅創意產品,極受市場歡迎。


臧博 聯系方式:(僅限作品定制與技藝交流者取得聯系)

地址:臨洮縣濱河西路馬家窯文化小鎮

聯系方式:18109321415

微信:zb1468036568(月印千江)


臧博 攜手石雀故事 守住傳統技藝

匠人來自:(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發掘整理推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技藝,并為之打造廣闊的展示平臺。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費查詢平臺收錄匠人的聯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藝師、民間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參與(下圖二維碼)。

平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錄匠人可免費補充資料)

????? 匠人請識別二維碼(長按二維碼識別)

?????08haobianji.jpg

?

?

?

關注公眾號瀏覽平臺(長按二維碼識別)

石雀故事

?

匠人請務必點擊曝光板查看平臺最新曝光及公告內容。

嚴禁盜用平臺資料生成鏈接、鏡像,一經發現,平臺絕不姑息,將在平臺以及合作媒體進行曝光,并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責。baoguangban.jpg

免責聲明:

涉及交易務必選擇具有第三方擔保性質的平臺。

石雀故事不承擔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糾紛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