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杰 * 砑花技藝
熱度:2148

砑花葫蘆,又稱押花葫蘆又叫掐花葫蘆,是指用金屬刀片、瑪瑙、玉、牙等制成的押花刀具,在葫蘆表面押擠出陽文花紋,卻沒有刻損皮質,不同于一般的雕刻,傳統雕刻是將葫蘆的皮質刻去,而砑花卻沒有刻損皮質,紋理的產生不見絲毫的斧鑿痕跡。砑花的技法,要用瑪瑙刀一遍一遍的押、砑、趕、擠、按葫蘆表面,使之呈現浮雕花紋。線條要流暢更要有傳統藝術的韻味。葫蘆造型要以圖案匹配,這樣創作的作品深得海內外人士喜愛。

石雀故事王曉杰葫蘆


2018年2月應老撾中國文化中心的邀請,由山東省文化廳選派赴老撾展示葫蘆砑花技藝。

石雀故事王曉杰葫蘆砑花

上圖為王曉杰正在給中國駐老撾特命全權大使王文天,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長吉喬·凱坎披屯,老撾新聞文化旅游部副部長沙萬空·拉薩門迪講解葫蘆砑花文化。

王曉杰大師砑花葫蘆賞析

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

王曉杰大師自幼學習繪畫,一個偶然的機遇,喜歡上了葫蘆藝術,從此癡迷于葫蘆藝術,并于畢業后創立了品智軒葫蘆砑花工作室,先后嘗試了葫蘆雕刻、烙畫、針刺、彩繪等工藝,后拜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大師、天津市工藝美術大師、天津市葫蘆砑花大師張福來先生為師,潛心研究葫蘆砑花技藝,葫蘆砑花技藝工具采用瑪瑙、玉、牛角、鋼等材質,通過壓、擠、按、趕等手法,在不破壞葫蘆皮子的限制下砑制出淺浮雕效果,尤其適合把玩。

????自工作室成立以來,自己一直堅持以藝輿情,以藝載道,以藝承德,以藝交友的原則,經常互相交流,傳授葫蘆砑花技藝,并已授徒數名,盡自己最大能力把葫蘆砑花技藝傳承下去。

石雀故事王曉杰砑花

個人成就

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理事,

濟南市工藝美術協會常務理事,

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

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花畫、葫蘆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濟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葫蘆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 會長,

濟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烙畫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 副會長,

平度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烙畫專業委員會藝術顧問,

藝者聯合工作室成員,

2014年中國江北水城運河古都(聊城)第八屆葫蘆文化藝術節金獎;

2014年中國(天津)第一屆葫蘆文化藝術節金獎;

2015年中國(天津)“老手藝,新創意”第三屆葫蘆大賽金獎;

2015年第七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中國創新設計文化展獲“神龍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金獎、銀獎;

2016年第八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獲“人立陶琉杯”山東省工藝美術設計創新金獎、銀獎;

2016年中國(天津)中環首屆葫蘆藝術節獲“鑫木紅杯”金獎;

2016年第十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國際藝術精品博覽會獲2016“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

2017年中國(深圳)工藝品創新設計大賽獲“深圳。金鳳凰”金獎;

2017年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獲“神龍杯”山東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銀獎;

2017年第九屆中國(山東)工藝美術博覽會暨山東省第二屆殘疾人文化藝術展活動中,熱心文化助殘,為全省助殘公益事業做出積極貢獻;

2017年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獲2017“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

2017年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參加文化部、教育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木雕、核雕培訓班結業;

2017年葫蘆砑花《泉城印象》作品捐贈予臨沂市博物館;

2017年葫蘆砑花《達摩》作品被莒南縣博物館收藏;

2017年被青島市強制隔離戒毒所聘請為特色文化幫戒專家志愿者。

2018年2月應老撾中國文化中心的邀請,由山東省文化廳選派赴老撾展示葫蘆砑花技藝。

葫蘆砑花王曉杰

1

?

匠人來自:( 點擊下方圖片可查看詳情

logo.png石雀故事致力于發掘整理推介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技藝,并為之打造廣闊的展示平臺。

在石雀故事您可以免費查詢平臺收錄匠人的聯系方式以及作品, 如果您是工藝師、民間匠人,您可以添加微信yuqi102參與(下圖二維碼)。

平臺不會收取任何費用,也不會向您索要任何作品。(已收錄匠人可免費補充資料)

????? 匠人請識別二維碼(長按二維碼識別)

?????08haobianji.jpg

?

?

?

關注公眾號瀏覽平臺(長按二維碼識別)

石雀故事

?

匠人請務必點擊曝光板查看平臺最新曝光及公告內容。

嚴禁盜用平臺資料生成鏈接、鏡像,一經發現,平臺絕不姑息,將在平臺以及合作媒體進行曝光,并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追責。baoguangban.jpg

免責聲明:

涉及交易務必選擇具有第三方擔保性質的平臺。

石雀故事不承擔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糾紛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