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
*
玉雕技藝
熱度:1420

江田鎮溪湄村是長樂環山地區一個小鄉村,就在這個山連山,嶺接嶺的大山里,走出來一位不畏艱難,勇于進取的藝術追夢者,他就是享譽省內外的玉雕工藝美術師陳瑞先生。
“過去跟大石頭打交道,如今又跟小石頭結了緣。”近日,記者走訪在福州一家外資工藝公司任職的陳瑞先生時,他就說了這么一句話。
陳瑞20歲在長樂職專中師班畢業后,回到家鄉當了二年臨聘教師,當時父母年邁,無勞動能力,微薄的工資確實難以養家。于是,他另謀生路,買了一部拖拉機,干起了從山下往山上運輸石頭的力氣活,陳瑞身材瘦小,將大石頭上車下車艱難,但倔強的他卻堅持了下來,而且一干就是8年。
直到28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遇,改變了陳瑞的人生。那是他奶奶的干兒子從香港回來上門拜訪,其中說到香港玉雕名家石鳴先生在福州辦公司,可以介紹陳瑞去那里學藝。陳瑞一聽說,欣喜若狂,在職專讀書時美術始終是他的愛好,石鳴又是世界文化名人,去學這門藝術,絕對是求之不得的事,當即答應正式進入石鳴玉雕公司。

“堅持學習,再學習。”陳瑞成為石鳴公司一員后,這句話成為他的口頭禪。從搬動幾十斤的大石頭,到握在手心中玲瓏剔透的小石頭,真不知該如何下手。幾個月下來,什么都不懂,師傅教了也是似懂非懂,總覺得自己不是這塊料,幾次想打退堂鼓,再回山里搬大石頭,然而又想到這是改變命運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決不能輕易放棄。
抱著“堅持學習,再學習”的決心,虛心向師傅請教,即使下班了,他還繼續學習到深夜。不久,公司從師大聘請一位美術老師教大家畫畫,陳瑞除了正班學習外,星期日到圖書館看專業書籍,有遇到壽山石展覽,他都抽空去觀看學習技法。那時信息欠發達,每個月他都省吃儉用,去買有關美術、壽山石的書,來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后來,公司又請到省工藝美術大師林劭川先生來指導玉雕創作,陳瑞如饑似渴地吸收藝術精華,向更高境界大步推進。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6年的勤學苦練,終于從眾多研究生中脫穎而出成為骨干,作品也多次獲獎,受到收藏家的青睞。
“你看她彩衣飄飄、腳踏小船、手搖船槳帶著美酒壽桃給壽星獻壽來了!作品靜中有動,動中有詩,太妙了!”不久前,陳瑞創作《仙女賀壽》,在港澳一亮相,就博得專家的一致好評,立即被高價收藏。

近10多年來,陳瑞創作的玉雕作品100多件,其中獲獎作品20多件。如《賀壽圖》獲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銀獎;《佛光普照》獲浙江省首屆金華玉精品銀獎;《觀音》獲浙江省義烏市觀賞石銅獎等。陳瑞除了創作高浮雕作品外,還創作淺浮雕作品,如《牧歸》等。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今年46歲的陳瑞真摯地說:“玉石雕刻藝術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唯有靜下心來,吸取多方營養,才能不斷創作出人民喜歡的好作品。
部分作品賞析: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陳瑞作品
玉雕技藝傳承人 陳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