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學亮
*
玉雕技藝
熱度:2962

司學亮
河南新密人
09年創辦光宏玉雕工作室
畢業于河南新密雕塑藝術學校
揭陽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
助理工藝美術師

精雕細琢,俏色巧用,內涵豐富,感染力強,精益求精是其作品最大特色。玉佛與玉觀音的眉、目、口、鼻、身形,衣飾等各個輪廓勾勒精準,構思巧妙,注重體態與神韻清逸曼妙,就連瓔珠珞衣,蓮花瓣,手指等每個細節追求完美。為了玉雕事業,孜孜不倦地不斷充實自己,十年如一日,鍥而不舍,努力成為玉雕行業的傳承者和開拓者。

中國玉雕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多年的輝煌歷史,是華夏民族古老的傳統藝術。玉雕融繪畫,設計,雕刻,宗教,文化于一身,深刻詮釋著藝術的最高境界。

司學亮說:“不只是把玉雕當作謀生之道,我把它當成事業來做。”“藝術源自生活,生活創造藝術。”越是看似毫不費力的,越是用盡全力創造,追求“山川之精英,人文之博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不僅說了,而且做了。

“翩翩驚鴻,婉若游龍”,鳳凰展翅欲飛的形態,展現出涅槃重生的自信靈動。翠綠通透的玉石,精湛的工藝雕琢下,觀音禪坐,透露著淡然自若的氣息。每一塊翡翠,都是獨一無二的,獨特的構思賦予他們生命,一件件作品瞬間有了故事。

觀音是玉雕永恒的主題,無論是佛教還是民間信仰的因素,大多數人接觸到的第一塊玉往往是觀音。即便我見過無數玉觀音,這一作品仍愛不釋手。作品中觀音安靜祥和,袒胸露乳,無拘無束,半倚蓮臺,周圍盛開蓮花,祥云瑞氣繚繞,大有無人無我之境,超然物外,逍遙自在。



俗話說,“男戴觀音女戴佛”。開懷大笑,型態可掬的彌勒佛形象在人們的心中也是極其深刻的。謁語“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也是人們口語相傳的。這寬容和善,智慧幽默,樂觀豁達的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精神嗎?匠師以玉為媒介,憑借精湛技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賦予了佛更高的藝術價值——高度概括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愿望。

玉質凝潤細膩,紫色色澤氤氳而不失莊重,整體隨形雕刻,別致典雅。觀音發絲絲絲分明,面相飽和,立體感強,神清氣閑,靈光突顯。玉的溫潤與觀音的慈祥柔美恰到好處的融合在一起,充滿了禪意。

觀音灑脫自在,神形俱備,熠熠生輝,具有很強的藝術感。蓮蓬多子,給人生生不息的感覺,寓意多子多福。蓮花“遇風雨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圣潔清高,常與觀音一起出現。蓮花的形狀,花瓣,莖和蓮葉的褶對翡翠的瑕疵進行化解又不失美觀。

作品整體猶如一滴晶瑩的水滴。不由得想到,佛祖釋迦牟尼拷問其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弟子們百思不得其解。佛祖教誨:“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正所謂,有容乃大!魚籃觀音,乘大魚浮于水上,方便法門度眾生,作品技法功底深厚,含蓄內涵。

觀音神態莊嚴雍容,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端莊慈祥,造型優美,雙目緊閉,心懷蒼生,手勢向下,祈愿眾生平安。觀音集美與慈祥于一身,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救苦救難,消災避邪。這也是為何觀音是經典題材,歷久彌香的原因。不管時間漫過多少,玉與佛教形影不離,玉觀音都會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手持莖之蓮,面容姣好,雙目微閉,靜穆恬靜,端莊慈祥,蓮清凈無塵之心襯托出觀音菩薩的四大皆空,慈悲為懷。代表平安吉祥的玉觀音一直承載著人們內心美好的祈愿。???

俏色巧用,圓玉翠綠的部分設計成蓮臺,觀音菩薩慈祥盤坐,背后佛光普照,依勢象形,手持的蓮花含苞待放,光線的強弱隨著色澤的深淺變幻在蓮臺四周,明暗是最大的亮點。

觀音法相,面容飽滿,慈悲祥和,閉目清心,世事洞察,明凈琉璃,清靜無染,給人清逸恬靜之感。張大千說過,“國畫中人物最難,山水其次,花鳥次之。”藝術相通,玉雕亦是如此。作品中觀音慈悲,充分體現了大師高深的佛學修養和虔誠超然的人生態度。
玉雕技藝

司學亮

光宏玉雕致力于玉雕工藝的傳承,善于課業授徒,教授繪畫基本功和泥塑雕刻,以上習作是均由一位不滿四年的零基礎學徒在師父指導下完成,歡迎零基礎者前來報名!
聯系方式
電話:15915629622
地址:廣東省揭陽市磐東街道陽美玉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