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代友
*
書畫藝術
熱度:1783

張代友,筆名:荊木。1957年2月出生,恩施市人,1975年8月畢業于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
現為: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文化人物》雜志社榮譽主席,
中國書畫名家網藝委會副主席,
中國文藝家俱樂部會員、
中國中外名人研究會終身榮譽會員、
湖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
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書展并獲得一等獎金、銀、銅獎等,中日書法交流大展赴日展。
入選“中國二十世紀中華民族書畫長卷”并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入選“中國近現代書畫展”(1984年—2000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
被邀請參加“中華之光全國書畫作品展”并在中國國家圖書館美術館隆重展出,
收錄在大型畫冊《中華之光全國書畫作品集》。
書法作品和小傳編入國家人事部《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世界名人錄》、《中國書法家選集》、《中國歷代書畫名家寶典》、《中國百杰書法家大典》、《中國歷代書畫名家精品選集》、《當代書畫名家學術邀請展書法作品集》、《中國美術選集》、《百名感動中國杰出文化人物》、《中國影響力人物數據庫》、出版個人專輯《張代友書法集》、《慶祝建國70周年當代藝壇70年70家》等90多種辭、集中。
榮獲“世界書畫藝術名人”稱號。被邀請參加曼谷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及國際交流會。
被邀請參加了“中國文化藝術界訪問韓國”。
書作及簡介見諸,“書法報”、“中國收藏”、“藝術周刊”、“世界知識畫報”、“經典收藏”、“中外畫刊”、“大眾收藏報”、“ 收藏快報‘’“書畫市場報”等專業報刊雜志。
中國實力派書畫家推薦_百度文庫,【國家藝術頻道】張代友書法作品欣賞(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234期),央視網華人頻道專題宣傳,連續幾屆入拍香港國際拍賣公司與沈陽藝海拍賣代理中心舉辦的中國當代實力派書畫專場拍賣并授予最具投資人物”稱號。
以作品圖片為素材,制作成有國家“名片之譽”的郵票和電話卡出版發行,書作被國內外博物館、書畫院拍賣收藏機構,中央紀委、國際友人等收藏。
名家點評:
轉悄渡蘭亭筆 頓挫釋韻東坡墨——記著名書法家張代友
觀賞著名書法家張代友先生的翰墨作品,會被其中輕涌動心的儒雅質觀所感染。他諸書皆修,功高行草一品,筆墨精神直趨傳統文人書法的核心品質,恣意但不張癲狂,法嚴卻不呆板,筆逸墨秀,大雅一品。
很明顯,他的書法是以傳統為源承的,也是以文脈傳承為擔當的。所以他師成法帖的選擇方向就會趨于正宗,把歷史上最好的文人書法帖本當成書韻專修的磨礪基石,然后融合個人書風崇雅尚儒的修養氣度,執筆寫書法,也是快意渡文章,書法的形態外象與筆墨所釋解的彬彬文質的合意度非常高,一看就是完美無缺,詩書雙韻,恰攀天衣無縫的境界高度。
凡寫行書,必然會想到王羲之的書法習宗。后人雖然盡知王羲之為書法賢圣,崇仰情懷是有的,但是以圣為追,在師宗王羲之筆法的磨礪中施力未必豐足。因為許多書法修煉者感覺王羲之既然是書法歷史的一座頂尖高峰,師習其帖,總是難得精工,與其得其皮毛,不如繞過不師,這就是書法修煉一品法帖的畏難情緒,正是在這種情緒的左右下,時代書風有意避開了王羲之的筆法磨礪,而走上了一種較為淺薄的自我主張:不師賢本,書法自造。結果令書壇法度有崩,丑書有舉。
張代友先生則在書法磨礪的追求中,不畏賢圣造詣難攀,執著以師習二王書風為正統追求,所以他對王羲之書法既有崇仰的態度,也有深修謹隨的執著,經由筆不輟手,墨染池深的卓勁修養,在師宗法帖的進取中,成為師法二王取成正宗的典范。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張代友書法師古求賢的堅持,正是書壇迎風而立的主旗。
使轉悄渡蘭亭筆,頓挫釋韻東坡墨。因為師法傳統功力深厚,所以他的書法在筆法上就取成精妙,執筆如執鐵這是勁道,執筆亦如執云鴻這是氣韻。筆法既有實感,也通虛空,揮縱能舞,轉折隨風,線條虛實轉承,側入中行,極有節奏,實現了天下萬象皆書法的意境目標。而這種目標的達成,除了有師法王羲之悄渡蘭亭風的原因,還有傳融宋韻,筆墨取質蘇東坡的韻味,筆法的頓挫,也相當精妙,把文人書法的士人風度通過筆墨的頓挫醞釀,顯觀古幽,十分動人,讓他的書法從文化的高度,汲取諸賢,風度翩翩,跨越博廣,大家風范!
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 2018年12月2日
藝術活動:
1987年書法入選湖北省書法大賽(武漢)。
1989年篆刻參加全國首屆現代篆刻藝術大展榮獲優秀獎(廣西)。
1991年篆刻入選湖北省第二屆書法篆刻展(武漢)。
1993年書法參加由中國書法研究院、中美協、中書協主辦的北京2000年奧林匹克·第一屆國際繪畫書法藝術大展榮獲優秀獎(北京)。
1993年書法在“93中國武漢”“楚天翰墨情”書畫作品義展義賣活動中被評為優秀獎,授予“愛心書畫家”稱號。
1995年由中書協、中美協、山東畫院等主辦的中國首屆“書圣杯”國際書畫大賽書法評為國際銅獎(山東)。
1995年書法參加中日書法交流大展榮獲優秀獎(日本東京美術館展出)。
1998年書法參加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榮獲榮譽金獎(泰國)。
1999年書法在迎澳門回歸書畫大展賽中評為金獎(廣西)。
1999年書法被祝嘉書學院永遠收藏。
1999年書法被邀請參加1999年國際老年人中國書畫大展——世紀名家書展(山東)。
2000年書法入選“中國近現代書畫展”(1984—2000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出。
2001年書法由文化部主辦的“世紀之辰—情系奧運中華書畫藝術展榮獲優秀獎(北京)
2002年由文化部主辦的中國國際科技文化成果博覽會書畫大展中榮獲金獎。
2002年由國土資源部、中書協中央國家機關分會主辦的“錦繡中華—保護國土資源全國書畫藝術展榮獲優秀獎。
2004年人民日報社組團被邀請參加“中國文化藝術屆訪問韓國”書法在首爾展出。
2004年書法被邀請參加“伊犁汽車城杯”全國民族大團結名人名家書畫邀請展,并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收藏(新疆)。
2005年書法入選“霜葉紅于二月花”中國書法名家抒情詩詞展榮獲一等獎(南京)。
2008年書法被邀請由中央紀委紀念改革開放暨黨的紀檢機關恢復重建30周年書畫展展出并被收藏編入作品集。
2009年書法被邀請參加中華之光全國書畫作品展(中國國家圖書館美術館展出)。
2010年書法被廣西書畫研究院邀請參加“當代書畫名家學術邀請展并編入作品集。
2011、2012年兩次參加中央數字電視書畫頻道迎新美術作品展播。
2013年書法入選“中國二十世紀中華民族書畫長卷”并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16年書法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書畫邀請展”中榮獲金獎(廣東)。
作品賞析: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作品
張代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