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
張樹強,山東省濟南市,結業于工藝美術學院,從小自學泥塑,面人,山水人物花鳥樣樣精通,尤其人物突出,形象逼真生動,活靈活現,農村土香古韻典雅味足,《過年嘍》《老少逗樂》《歡喜奏樂》《陪伴》等作品屢次參賽獲獎,被授予(泥人張)稱呼,許多媒體電視臺采訪,作品已被政府列入非遺保護項目,受到海內外人士收藏,泥人張作為非遺傳承人廣收門徒,繼續發揚光大,報效家鄉與祖國
王令濤,自幼酷愛國學經典和民俗藝術,擅長雕刻、手工創作。九十年代末專注學習泥塑,多次遠赴天津、無錫、景德鎮、廣東石灣、中央美院等地拜訪名師益友,學習泥塑技藝。
高維剛,男 1977年生于書香世家,自幼跟祖父學習書畫
橋氏木作于2015年入選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橋氏木作以魯班枕為重點突破口,
王子明,山東省 濟南市 平陰縣。擅長微雕技藝。
單孟渤,濟南刻瓷、濟南蛋雕兩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山東省刻瓷藝術研究會副主任,國家漢辦/山東大學特聘專家,濟南市十大民間藝術家,濟南市民俗文化遺產十大杰出人物,中國文聯和中國民協“山花獎”獲得者,濟南市最高綜合藝術“泉城文藝獎”獲得者。自1995年起,新聞媒體經常采訪和報道單孟渤的刻瓷和蛋雕藝術,引起廣泛的關注。
砑花葫蘆技藝大師王曉杰,男,號品智軒。師從中國工藝美術行業大師、天津市工藝美術大師、天津市葫蘆砑花大師張福來先生。通過獨特的技法,運用押、砑、趕、擠、按葫蘆表面,使之呈現浮雕花紋。線條流暢更有傳統藝術的韻味。葫蘆造型與圖案匹配,創作的作品深得海內外人士喜愛。
李軍,藝名錚軍,自號清風,中國面塑大師何曉錚先生入室弟子。
鄭霞: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張振普,1970 年生于濟南中專學歷。
張霞,自幼喜愛剪紙。濟南市民間書畫美術研究會會員。
在長清區雙泉鎮,有一種傳承了百年的糖畫藝術——“雙泉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