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玉,不一樣的美!
黃龍玉的來歷
黃龍玉最初人稱黃蠟石。在當地人看來,它有著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艷豐富。由于其產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龍玉。目前,從鑒賞角度可分為“原生黃龍玉”和“雕件黃龍玉”兩種。主產自云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小黑山自然保護區的怒江支流蘇帕河邊。是2004年在云南發現的一種新玉種。

黃龍玉主色調為黃色,兼有羊脂白、青白、紅、黑、灰、綠等色。有“黃如金、紅如血、綠如翠、白如冰、烏如墨”之稱。具體說:黃的有金黃、蜜黃、蛋黃、雞油黃、橘黃、枇杷黃等深淺不一的黃色;紅的有雞血紅、朱砂紅、豬肝紅、玫瑰紅等淺紅色;白的有雪白、冰白等。被云南省觀賞石協會名為黃龍玉。

黃龍玉的產地分布
1、黃龍玉產地之小黑山
小黑山是黃龍玉最主要的產地,產量巨大,存儲量也最大,所占面積可達到四十多平方公里,其中優質的黃龍玉礦產可占1/20,也就是二平方公里左右。小黑山產地位于龍陵縣中南部,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地上,這里出產的黃龍玉品種多樣,其原料也有好幾種,如草皮料、洞坑玉、山流水等,有差不多7個以上的礦帶。
2、 黃龍玉產地之龍江鄉
龍江鄉產地的黃龍玉主要是體型大,是作為大型黃龍玉雕工藝品上好的材料,體積大說明形成過程中受到的拉扯相對較少,從裂紋少這點也能證明。另外,這里出產的玉料皮為黃褐色波紋狀或魚鱗狀,內部濃郁的紅色或黃色,內部含雜質比小黑山的要多,這點影響她的質量。
3、黃龍玉產地之鎮安鄉
鎮安鄉產地的黃龍玉玉料一般有黃、橙、紅、白等色,但沒那么純正,且不夠艷麗。籽料的外皮就不一樣了,有古銅色的、綠色的、青色的等顏色的圖紋,非常具有觀賞性,外部主色調為紅或黃色,內部則是灰的或暗的。
黃龍玉的性質
老話說:“玉不琢不成器”,只有黃龍玉能雕琢成器,而大多數黃蠟石則不能。所以黃蠟石大多只能為觀賞石,只有極少數質佳者——被稱作黃龍玉的玉蠟才可能作為高檔玉料。
主要礦物成分是:石英、少數情況下可有水晶、玉髓、瑪瑙、蛋白質、碧玉等;主要化學成分為:二氧化硅(SiO2)及三價高鐵離子Fe3+;當為黑蠟石、灰蠟石、綠蠟石時,則含有分散狀硫鐵礦(FeS2,為具二價的低價亞鐵離子fe2+);當具有黑色樹枝狀、水草花狀的“模樹石”時,則含次生的硬錳礦(MnO2)。此外在花崗巖或花崗巖接觸地帶附近的黃蠟石,除了能含二價的低價亞鐵離子fe2+外,往往還含有微量的稀土元素。
黃蠟石的黃色非常穩定,因為其黃色是由高價(三價)的氧化鐵離子fe3+(鐵銹水中的陽離子),沿石英族礦物或巖石中的石英微顆粒間的微空隙和二氧化硅分子間和離子間超微間隙,經過數十萬年的濅潤、染色或氧化轉色而建立的穩定平橫。也就是說,自然界三價氧化鐵就是赤鐵礦和褐鐵礦,它們不怕風吹、雨淋或日曬,是相當穩定的氧化物要想破壞它們,只有兩個辦法:使其高溫熔煉而還原成金屬鐵;用強酸腐蝕。所以黃蠟石只怕用烈火燒、強酸腐蝕!當然,其他的玉石,哪怕是玉石之王的翡翠也是怕烈火怕強酸的!總之,只要是像其他的玉石一樣佩戴、收藏、保養,就沒有什么“退色”的顧慮了。但相比之下,原生“氧化轉色”者,要比次生“濅染致色”者,更為穩定可靠。當然,也不要總把黃龍玉的雕件長期暴曬在烈日下。


黃龍玉的加工工藝
對于戒面、耳釘等首飾,要求切工規正,拋光精良。對于掛件和擺件來講,工匠的巧妙構思、嫻熟的加工技藝對成品價值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雕件的工藝,不僅要講究好的寓意,更要講究俏色的巧妙運用,同時還要要求刀法細膩、造型優美、線條流暢。一塊好的黃龍玉配上好的工藝,恰如錦上添花,無疑會提升成品的價值。

黃龍玉的品級評定
黃龍玉在評定品級時,一般會著重于它的“種”、“水”、“色”、“凈”四項物理性質,在黃龍玉的評定中,我們同樣可以從這四方面入手。
黃龍玉的“種”不僅只表述的是黃龍玉的質地,還表述出了人對玉的一種感覺。黃龍玉是隱晶質礦物集合體,其質地越細膩越好。一塊好的真品黃龍玉籽料手感細膩柔美、有嬰兒肌膚般的質感。一般將黃龍玉分為寶石種、冰種、油種、皮凍種、微晶種、雪花種。“水”指黃龍玉的透明度,和翡翠的評判方法基本相似。“色”除了指黃龍玉的顏色的色相,還指其色彩的飽和度。黃龍玉以黃色調為主,同時擁有多種色系,每種色系又會有各種飽和都的等級。“凈”指黃龍玉的凈度,即其所含雜質及綿的多少。一般劃分為四級,即純凈、較純凈、有雜質、雜質多。

針對黃龍玉的如上特性,對其的評定同樣可從四個方面著手:
一。色 ?黃龍玉的評定第一是“色”黃龍玉的色彩主要有橘黃、金黃、淺黃、鮮紅、朱砂紅、等,這些顏色的色調都屬于暖色調中最活躍、最具感染力的。
二。透 ?黃龍玉對光觀察時玉料的邊緣或較薄的部分有橙黃色透光現象,用手電筒照射的時候,光暈較寬,貼切邊緣照射,光暈可透到3-6cm。
三。潤 ?真品黃龍玉質地細密,觸感細膩柔潤。
四。硬 ?黃龍玉的硬度堪比翡翠,特別是在加工過程中,很費工具。

黃龍玉的保養
黃龍玉雖具有高硬度,但畢竟是玉石,需保養才能使它的光澤不變.
1,忌硬碰硬,使黃龍玉受損。
2,是切忌高溫暴曬,以免黃龍玉失水、失澤。
3,黃龍玉要經常佩戴、擦拭。清洗用軟布或軟刷浸水刷去污穢。 黃龍玉在雕琢之后,往往都上有川蠟以增加其美艷程度。所以黃龍玉不能與酸、堿和有機溶劑接觸。即使是未上蠟的黃龍玉,因為它們是多礦物的集合體,也應切忌與酸、堿長期接觸。這些化學試劑都會對黃龍玉表面產生腐蝕作用。
黃龍玉的五防、二養
五防:防酸堿、防燒烤、防摔撞、防暴、防煙詬灰塵。
人養:凡是黃龍玉的高檔精品工飾品,因其質地溫潤細膩,勿需擦油、打蠟。只要經常把玩,撫摸,取得人體汗、脂的長期滋潤而更加晶瑩、水靈,而且越經常佩戴就越顯得溫潤迷人。
油養:為應用得廣泛的方法,但必須用于無色無味、清澈如水的優質嬰兒潤膚油、橄欖油、白油;油養時注意觀察,必要時可繼續延長油養時間。

黃龍玉的前景
今天,社會穩定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多數人已解決基本的生活問題,使玉器市場需求趨于變量,加上傳統的玉石資源已枯竭,這些因素,為黃龍玉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這時有人不禁對它產生懷疑:它是玉嗎?它的價值該定位多少?還有對它進行相對較深的研究,發現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時,這豈不和玻璃一樣價值很低?不敢或不屑碰它了。
黃龍玉在作為玉石開發之前,只作為觀賞石被人收藏和買賣,人稱云南黃蠟石。2004年前后,廣西石商在云南龍陵與芒市交界一帶的蘇帕河中發現云南黃蠟石,因其石質細潤,色澤金黃,塊型碩大,變化豐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遂采挖、販賣至廣西作為觀賞石交易。芒市人開始大量收購,先是山料,后是籽料。其漲價速度之快,創下玉石史上的奇跡。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原料來源的枯竭和購買力趨于無窮的的變量,越少就越珍貴,它就成了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對象,當今現實中好一點的玉已是可遇不可求了,對它的保值功能,大家都有足夠的信心。



















更多黃龍玉欣賞交流購置請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
以上圖文提供者? 李鴻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