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西周瑪瑙珠
本文感謝:許舜
西周瑪瑙珠這幾年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市場價也穩步上揚,好的珠子甚至到了一珠難求的地步。在這種背景下,造假者也盯上了老珠子,市場上的造假西周瑪瑙也越來越多,那么我們該怎么去正確的認識西周瑪瑙珠呢?

西周瑪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工藝和制度成熟的瑪瑙制品,當時組佩成了貴族等級區分的標志,也是禮樂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周禮》曾對玉佩的形式有過要求:佩玉,上有蔥衡,下有雙簧、沖牙,璸珠以納其間。其中衡、雙簧、沖牙等主要配件為玉質,而西瑪則起到串珠的作用。

西周玉佩復原圖
西周瑪瑙的主要特征是線條硬朗,打磨細膩。西周瑪瑙行內人簡稱為“西瑪”,目前市場上并不多見,價格也不低。西瑪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竹節瑪瑙管,一般長度在3厘米左右。西瑪還有一種常見的形式是藥片和鼓珠,在佩戴中與竹節管珠、玉璜、玉沖牙等搭配成組佩。

比較完整的西周玉佩
西瑪主要用紅瑪瑙制作,切割工藝十分考究,跟同時期的水晶珠制作上十分接近,拋光也十分到位。西瑪的手工鉆孔使得孔道壁上往往會留下深淺不一的不均勻的螺旋紋,孔道壁較為光滑,一般兩端口大,中間較孔較小。孔道是新老珠子識別的重要方面,一定要仔細分辨,電動工具留下的都是磨砂狀的孔道,雖然兩端開口大,但是跟手工磨出來的孔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西周瑪瑙竹節形管珠
老瑪瑙珠經過幾千年的氧化埋葬,一般不會像玉石一樣出現沁色和鈣化,西瑪就是這樣,歷經千年但是仍不會變色,只是珠子珠光內斂,質感硬朗,其表面打磨和自然形成的氧化磨損十分細膩而自然,這是造假無論如何達不到的境界,也是我們識別新老瑪瑙的一個重要的觀察點。

現代珠子未拋光的機器磨砂痕跡
新珠子由于仿制無法用玉石的造假手段去染色和油炸,所以必然會留下賊光和毛刺以及機器高速運轉的痕跡,希望大家購買時注意這些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