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玉器:玉琥

所謂的禮儀玉器,即古人在祭祀或朝享、交聘等禮儀上使用的玉器,簡稱為“禮玉”。古代的禮玉,據《周禮》記載,是專指等六種瑞玉。

1

玉琥是最后加入瑞玉的玉器,據文獻記載,琥是以白虎的身份來禮西方;以虎符的身份來發兵的。但從現在出土發掘情況來看,并未見到發揮此作用的玉琥實物

1

對于玉琥,漢儒都認為它是虎紋或伏虎形的玉器。清吳大澂在《古玉圖考》中便據此把一些類似的玉器都認作是琥,甚至將一件玉琢也認為是伏虎,并誤稱其為琥。考古家夏鼐在《商代玉器的分類、定名和用途》中指出:“我認為表面刻虎紋的玉器應依器形命名,前加‘虎紋’二字。至于虎形玉器,有孔的可稱虎形玉器,無孔的當為玩器或陳列品,可稱為玉虎。”

1

商代婦好墓出土的圓雕和浮雕玉琥各有4件,都有孔,稱之為虎形玉佩,屬于裝飾品類,并不作為發兵或禱旱只用,也不是禮儀中使用的瑞玉。

1

商代玉琥或作圓雕,或作薄片雕。昂首,圓眼或“臣”字眼;張口露齒,身飾云紋或條形紋等;屈足,作行走狀,長尾后卷。西周玉琥為扁平體,昂首,圓口,身細長,裝飾簡樸

1

春秋玉琥仍呈扁平片狀,俯首或躬身,或直背,橢圓眼,上唇上卷,下唇內卷成孔,作伏臥狀,長尾下垂,尾端上卷成孔。身以雙陰線飾龍首紋、云紋等,周邊輪廓線飾繩紋。

1

?

戰國玉琥基本承襲春秋玉琥造型,但雕工更加精湛。漢代玉琥多以一種紋飾圖案出現,裝飾于玉鋪首等四靈紋中。單獨的琥形佩其頭部則很像是龍頭,輪廓線也飾以繩紋。

1

金代的“秋山玉”中,琥的形象較多,一般作低首蹲伏或回首伏臥狀,圓眼細眉,簡潔生動,表現了北方少數民族善狩精射的勇猛之氣。

1

元代玉琥作行走狀,俯首,單圈眼,身以雙陰線刻長短條斑紋。明清時期玉琥圓雕較多,細部刻畫一絲不茍,注重寫實,尤其對琥的神態特征表現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以體現琥的威猛之美

1

玉琥是我國古代最常見的佩飾物之一,為虎形玉器,在我國許多地方均有出土。1964年在我市北窯西周墓就出土了一件玉琥。

1

該玉琥高3.8厘米,長16.5厘米,厚2厘米。其玉質青中帶黑,圓雕,呈卷曲爬臥狀,頭部下垂,張口豎耳,后尾上卷。耳、頸、背為黑色,頭、尾、腹、腿為青色,背部飾雷紋,耳部飾卷云紋,背脊飾平行波折紋,兩側腹部刻卷云紋。

1

洛陽博物館保藏部主任張玉芳說,從雕刻手法來看,該玉琥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所用線條多為弧線,線條流暢,一氣呵成。而且,在琢制過程中,玉工還利用了玉石的天然色澤紋理,施以適合玉材的雕琢,使作品的造型與顏色達到完美的結合,堪稱西周玉器的經典之作

1

至此,六種禮儀玉器已經全部介紹完畢。綜合上述,不難看出,六種瑞玉雖然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六種禮儀玉器在我國擁有極為深遠的歷史,要確鑿地闡明它們的用途和意義,還有待于考古學方面的成就。

匠人快訊致力于行業新聞、專業知識的宣傳推介,您可以通過頂端的搜索框輸入關鍵詞查詢您想要閱讀的內容。

投稿請聯系微信:yuqi102(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可添加微信),我們將盡快為您發布(免費)。08haobianji.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