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快訊:羅景龍的蛋雕藝術

石雀故事

蛋殼為畫布,刻刀為畫筆,將大埔的山、水、建筑、人文濃縮于薄如蟬翼的蛋殼之上,方寸之間雕梁畫棟,總能化腐朽為神奇。

石雀故事

走進位于大埔縣城羅景龍大師的蛋雕工作室,桌上、展柜里擺放著形態各異的蛋雕作品,造型精致的客家圍屋、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經典的神話人物、匠心獨具的鏤空幾何圖等在蛋殼上活靈活現。用手觸摸還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層次感,如表演漢劇女子的發飾、圍屋上的一磚一瓦等層次分明,讓人驚嘆。

石雀故事

造型精致的客家圍屋、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經典的神話人物等在蛋殼上活靈活現。

羅景龍,漢族,生于1988年,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人,梅州市工藝美術大師。梅州蛋雕第一人。現任梅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梅州市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協會蛋藝術家專業委員會會員、梅州市工藝研究會會員、梅州市文藝志愿者協會會員 。

多年來在蛋雕藝術的創作及創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羅景龍先生自2006年從事蛋雕藝術創作以來,奈與寂寞,刻苦鉆研,用各種禽類蛋殼為創作載體,秉承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推陳出新,與時俱進,運用獨特的技法在蛋殼上,創作出各種蛋雕藝術作品,為中國民間藝術發展增光添彩。創作的手法主要以影刻寫實和鏤雕浮雕及組合拼雕的技法,用中國傳統的民間素材以及各國的風土人情為構圖元素,精心創作,他的蛋雕作品具有極高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其蛋雕藝術創作十多年來,作品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特別以客家古建筑為題材的蛋雕 作品獨具一格,得到業內人士廣泛認可。其作品被博物館收藏、并多次接受新聞媒體采訪和報導,連續幾屆亮相梅州市文博會,作品備受青睞廣為收藏,堪稱“民間藝術蛋雕一絕”。羅景龍祖上以做木雕為生,從小他就對雕刻這種技藝耳濡目染。2007年羅景龍應征入伍,在山西長治的部隊文工團服役并工作5年。“文工團里精通雕刻、繪畫、樂器、書法等的文藝人才很多,我就是在那里開始學習石雕。”羅景龍說,這段經歷為他之后開啟蛋雕之路奠定了基礎。

從石雕轉戰蛋雕,源于一次偶然的機遇。羅景龍在福建莆田見到了當地師傅在蛋殼上進行雕刻的藝術創作,心生向往,于是拜師學藝。

石雀故事

走進位于大埔縣城羅景龍大師的工作室,展柜里擺放著題材各異的蛋雕作品。

蛋雕是一門集美術、雕刻等多項技法于一體的藝術,剛開始的困難超乎羅景龍的想象。第一次在雞蛋上雕刻,羅景龍心驚膽戰,蛋殼很薄,只有0.2—0.3毫米,其中留給他發揮的空間只有0.1毫米,稍不注意就會碎。

“看起來小小的一枚蛋殼,制作起來很復雜,每個步驟都要小心謹慎。”據羅景龍介紹,制作一個蛋雕作品,首先需要挑選一個合適的蛋,然后將蛋液抽出,用清水清洗蛋殼,并進行消毒防腐,再放到陰涼處風干。接著就是設計和雕刻階段,根據構思好的圖案在蛋殼上描繪雛形,最后才開始正式雕刻。

石雀故事石雀故事

給學生傳授蛋雕技藝,更好的把專項傳統工藝傳承下去。

蛋雕制作要自始至終保持“心靜、手穩、下刀準”,羅景龍說:“在薄如蟬翼的雞蛋殼上‘動粗’如同走鋼絲,每刻一刀都如履薄冰,雕刻的力道拿捏要非常到位,太重則碎,太輕則不出彩,不能有絲毫偏差。一個作品快制成時更要小心細致,不能有一絲松懈,否則就可能前功盡棄。”

據羅景龍回憶,他有過類似慘痛的經歷。那時候嘗試在鴕鳥蛋上進行“九龍戲珠”題材的創作,為此經常熬夜雕刻,到作品快成功的時候,一不注意用力稍大,作品就廢了。“當時懊惱了許久,一個晚上都睡不著覺。”他說道。

隨著技藝日益嫻熟,羅景龍開始靈活運用影刻寫實、鏤雕浮雕及組合拼雕的技法,并嘗試創作不同類型的作品。據他介紹,完成一個簡單的作品至少需要一天,復雜的需要一個月。

石雀故事

在羅景龍的蛋雕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明顯的層次感,圍屋上的一磚一瓦層次分明。

在羅景龍的蛋雕生涯中,如今已創作了上千件作品,大多反映大埔當地山水、圍屋建筑等特色人文景觀題材,其中《大埔民居》系列6件蛋雕作品被大埔縣博物館收藏。去年,在黑龍江省工藝美術協會蛋雕藝術精品展專項比賽中,羅景龍的作品《雙龍戲珠》和《秋收》同時獲得銀牌。這是他花費3個月時間完成的得意之作,曾有人想高價購買,他拒絕了。憑借精湛的手藝,羅景龍被評為梅州市首屆工藝美術大師。

石雀故事

羅景龍創作的蛋雕作品《雙龍戲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活動邀請他到現場表演蛋雕技藝。此前在梅州客家文博會上,他的蛋雕作品大放異彩,引起眾多市民圍觀。

學習蛋雕技藝,天賦和基礎固然重要,但羅景龍認為“耐心和堅持力更加重要,蛋雕需要注重一點一滴,容不得半點馬虎”。

如今羅景龍已成為梅州小有名氣的蛋雕藝人,目前已有正式徒弟3名。“這門技藝在梅州會的人不多,希望把它做好,讓它成為代表大埔特色的明信片。也希望一提到大埔,就知道有蛋雕,讓代表大埔的蛋雕走出梅州,走向世界。”

石雀故事石雀故事石雀故事石雀故事石雀故事石雀故事

石雀故事

匠人快訊致力于行業新聞、專業知識的宣傳推介,您可以通過頂端的搜索框輸入關鍵詞查詢您想要閱讀的內容。

投稿請聯系微信:yuqi102(長按下圖二維碼識別可添加微信),我們將盡快為您發布(免費)。08haobianji.jpg

?